SRSF6在CR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文献综述

 2023-01-09 18:00:53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前言:

在医学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与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生长,他的生长不受正常机体生理调节,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这一点在恶性肿瘤尤其明显。与良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呈浸润性生长,易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等,并常有远处转移,造成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中,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直肠癌则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结直肠癌已成为世界男性第三位、女性第二位高发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遗传以及身体活动水平等有密切相关。目前,最新的研究表示,透过检测血液内Mir-92因子的含量,可检测验血者是否有大肠癌,准确度达90%,而健康人士的错误检测率亦只有30%。故这项研究给了本人做这个实验的最初动力。

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MeCP2(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在CRC(结直肠癌)中表达的规律,探究MeCP2在CRC中的临床意义,包括治疗的意义和预后,并为进一步针对MeCP2蛋白的癌症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内容:

通过进行对不同来源结直肠癌样本的免疫组化测定,检测在结直肠癌细胞中MeCP2表达的情况。根据所查资料,Mecp2在神经细胞中广泛存在,而在肺癌中也是细胞核呈现阳性。故设计实验时,将人肺癌细胞作为阳性对照,而将不加一抗(用PBS代替)作为阴性对照,对不同来源结直肠癌样本进行免疫组化测定,然后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是否结直肠癌的发生和MeCP2有关以及出现的关系。最后通过大样本采集数据分析,将患者的预后和MeCP2的表达结合起来,应用到临床中。

研究手段: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