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口服胶囊的药效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3 17:58:44

开题报告内容: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降钙素(calcitonin,CT)是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一种32肽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全身钙离子流,抑制骨的重吸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降钙素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与破骨细胞(OC)的特殊结构伪足小体有关。OC通过富含肌动蛋白的伪足小体来黏附骨髓基质。降钙素则可以使伪足小体解聚,促使OC收缩,降低其运动性,最终使其与骨脱离。其结合受体后将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通路和磷脂酶C通路并使酪氨酸酶磷酸化。下游信号分子通过调控富脯氨酸蛋白酪氨酸激酶(Pyk2)和原癌基因Src的磷酸化状态以及在OC内的分布,诱导伪足小体重新装配。此外,降钙素还可以调控骨细胞中核因子kappa;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和护骨素(OPG)的表达。由于RANKL能够促进OC的生成,因此研究者认为,降钙素对RANKL的抑制也可能参与抑制骨的重吸收。利用降钙素这种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不仅能够治疗骨质疏松症,还能治疗其他与骨代谢率升高有关的疾病,同时,其还具有其他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不具有的镇痛作用。

降钙素在临床上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骨质疏松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对降钙素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所以其有关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又因多肽类药物在体内易被降解,使得降钙素的给药方式受到一定限制。

降钙素临床上主要采用注射给药和喷鼻给药。注射给药存在患者长期用药极为不便,依从性差,不良反应较多。喷鼻制剂对鼻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且需冰冻保存,不方便。而多肽类药物最受欢迎的给药方式是口服。目前,国内外关于降钙素口服制剂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开发一种降钙素口服胶囊剂。多肽类的口服剂型研制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因素,目的旨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研究降钙素口服制剂的特点,了解口服剂型相比传统剂型的优缺点。

2.进行降钙素肠溶胶囊制剂的处方研究,包括制剂的处方筛选,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制剂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效学研究。

3.研究该药物的吸收机制,进行细胞培养及建立模型,完成相关细胞试验。

[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