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实验目的:本实验采用正常大鼠和去势大鼠模型考察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多苷对于雄性大鼠雄激素水平以及雄激素依赖性器官的作用。
实验依据:
1.雷公藤多苷是从植物雷公藤根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脂溶性成分混合物,其生理活性是由多种成分(二萜内酯、生物碱、三萜等)协同产生,既保留了雷公藤生药的免疫抑制等作用,又去除许多毒性成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中成药制剂。但雷公藤制剂除了高生物活性外,还有不良反应。早在80年代初就有学者观察到部分患者服用雷公藤制剂后出现死精子症及少精子症,提示可能导致男性不育。轻度银屑病患者服用雷公藤多苷(GTW)20mg/d,连服6个月,2个月后即无生育力,但停药1个月后可恢复[6]。对已经停用雷公藤多苷表明GTW对小儿性腺远期影响有性别差异,与药年龄关系不明显,损伤程度与药物剂量有关,累积量>135mg/kg时,可造成男性患儿青春期性腺发育障碍,严重者导致不育[7]。雷公藤制剂抗生育的毒副作用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雷公藤甲素对雄性生殖器官的影响
2.1.1对睾丸生精功能影响正常情况下,睾丸内各级生精细胞是有规律、有周期和同步发育的过程。青春期后睾丸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下分泌雄激素,使精子在睾丸中发生,一个精原细胞进行5次有丝分裂后发育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再经2次减数分裂才能成为精子细胞。精子细胞附着在支持细胞的尖端,获得营养支持,继续变为精子。精子在发生过程中除了形态结构上的改变外,核酸、蛋白质、糖和脂类代谢也发生变化。由于睾丸各级生精细胞的生理、生化功能不同,所以毒作用引起各类细胞受损的程度也有较大差异。有研究表明,小鼠每天连续灌服雷公藤片105mg/kg(含雷公藤甲素40mu;g/kg),4周后,睾丸生精小管内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明显减少,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也有所减少。
管腔内可见退变脱落的生精细胞,尤其是圆形精子细胞较为多见,少数管腔内可见多核巨细胞,并出现严重的生精上皮细胞排列紊乱[12]刘良在研究昆明小鼠雷公藤甲素亚慢性中毒时观察到,实验组60d后睾丸脏器系数明显降低,间质水肿,近白膜侧生精小管内细胞数量减少。低剂量组25mu;g/kg)主要受损的是精子和晚期生精细胞,即精子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高剂量组(100mu;g/kg)各生精细胞均明显减少,残存的精原细胞水肿,精母细胞核染色质凝集成不规则团块状,胞浆内高尔基复合体减少,并出现线粒体肿胀及内质网扩张。
2对附睾精子成熟的影响
.等研究显示,雷公藤甲素在低剂量(50mu;g/kg)时可致半数受试大鼠不育,高剂量(100mu;g/kg)时可致全部受试大鼠不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大鼠用药后睾丸及其附件的重量、生精小管的直径、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均无明显变化,但Ⅶ-Ⅷ期的圆形精子细胞却明显减少,附睾精子出现膜完全或部分缺失、精核未成熟的染色体脱离、含空泡的线粒体崩解等严重变化,而睾丸的超微结构只有轻微的损害。给大鼠每天喂服雷公藤氯内酯醇(50mu;g/kg),5周后附睾组织匀浆中的?-糖苷酶、左旋肉碱含量
明显下降,附睾尾精子形态严重变异,主要表现为头尾分离和顶体弯曲;但睾丸中的乳酸脱氢酶等生化指标却改变不明显[。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