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药浓度法测定川芎嗪在兔子与大鼠体内灌胃给药差异文献综述

 2023-01-28 23:07:24

一、选题依据

1. 选题的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 TMP ),是中药川芎中的主要活性生物碱。来源于[1]伞形科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根茎 [2]姜科植物 温莪术(郁金) Curcuma aromatica Salisb.根茎,[3]大戟科植物 痛风麻疯树 Jatropha podagrica Hook.茎。川芎辛香行散,温通血脉,上行头颠,下走血海,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川芎含有川芎嗪、阿魏酸钠、川芎内酯、挥发油、挥发性油状生物碱及酚性物质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缺血等多种作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

由于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国内外学者对川芎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是1、抗自由基作用2、抗组织纤维化3、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4、免疫抗肿瘤的作用5、钙拮抗作用。目前对于川芎嗪的药效学研究正逐步深入、扩展临床上现有片剂及注射液,这为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方便,临床应用范围也随之逐渐扩大。川芎嗪的药动学研究尚需进一步完善,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药动学研究多局限于动物研究,临床药物监测甚少;②川芎嗪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尚不明确;③川芎嗪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结合研究较少川芎嗪的药性平和,药理作用广泛,而对于药物临床的监测更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对川芎嗪的逐步深入研究,对其药动学研究将在短期内有新的突破。本实验从测定川芎嗪在大鼠和兔子体内的灌胃给药差异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其药动学特征,为更好地指导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2. 研究工作的设想及目标

通过对川芎嗪在动物体内药动学的研究,得到其具体的药动学参数。对比其在草食性动物家兔和杂食性动物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考察其体内吸收差异和生物利用度的情况。

3. 拟解决的核心问题和创新之处

首先,家兔股静脉的寻找与分离较困难、股静脉的插管过程比较繁琐。且由于家兔股颈静脉细小,插管时容易穿破,会影响到取血过程的进行。其次,由于单体川芎嗪在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不受其他成分的干扰,其药动学过程能客观的表明川芎嗪的药动学特征相应研究报道较多。而川芎药材中川芎嗪与中药复方中川芎嗪由于受其他成分的干扰,使其药动学特征不同于单体川芎嗪。且结合同一药物在不同动物个体间药动学的不同,考虑到采血样方法和样品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等问题。本文对单体川芎嗪分别在家兔和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