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青龙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文献综述

 2023-01-29 21:17:51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项目目的

为了充分响应国家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本着为全国范围内的中药资源普查积累经验、探索路径,本实验将对青龙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拟采用路线调查的方法,查清青龙山药用植物的种类,摸清每种植物的生境,计算代表品种的蕴藏量,同时拍摄图片和视频,制作标本,编写药用植物资源名录,绘制资源分布图,形成青龙山药用植物资源最新的调查报告,提出青龙山中药材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促进该地区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2.研究意义

我国曾开展过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提出了现有的药用动植物种类及主要种类的蕴藏量,并对中药资源做了区划。第三次是1983年开始,1987年结束,当时确认我国有中药资源12000 多种,野生药材总蕴藏量为850 万吨,家种药材年产量达30多万吨。时隔20余年,由于森林减少、环境恶化、人为开采等因素,我国中药资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药用植物已经难以见到或濒临灭绝,一些蕴藏量很大的药用植物品种也正逐年减少。另外,中药种质资源已经成为我国治理生态灾难的关键性战略资源之一。我国面临的生态赤字比财政赤字更可怕。在近期内如不紧急抢救保存中药种质资源,丢失的基因将一去不复返,未来可利用的国家战略性基础资源会受到严重损失。为此,不少学者曾多次撰文和向科技部建议重新进行一次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以便于及时了解中药材状况,掌握其变化规律,从而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鉴于此,2011年11月,国家启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以全面掌握我国中药资源现状,提出中药材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机制,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南京地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潮湿闷热, 很适宜各类植物的生长, 民间一直有用草药治病的习惯。近年来由于城市的迅速扩张和旅游业的发展, 致使大面积植被破坏,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加上无节制的采挖, 南京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迅速减少。而青龙山地处南京市东南,地属江宁区,位于淳化镇和汤山风景区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象一条雄踞的青龙,这里是北亚热带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基本属于天然野生状态,人为干扰少,植被保存较好,初步估计有植物五百多种,但关于青龙山细致、具体的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没有人开展过,尤其是这里特殊的、名贵的或是珍稀的药用植物情况,没有文献记录。对于青龙山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显得迫切和必要。

3.国内外现状概括

传统中医药是我国最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产业,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传统中药以其显著的疗效和相对低的毒副作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这使得中药原料的需求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

我国在上个世纪80 年代中期曾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中药资源普查,但由于近20 年中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并且常用中药品种的80%来源于野生,野生中药资源的蕴藏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使中药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迫切需要及时了解中药材状况,掌握其变化规律,从而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另外,中药种质资源已经成为我国治理生态灾难的关键性战略资源之一。我国面临的生态赤字比财政赤字更可怕。在近期内如不紧急抢救保存中药种质资源,丢失的基因将一去不复返,未来可利用的国家战略性基础资源会受到严重损失。

我们不希望中药资源在我们这个时代受到破坏而遭后人指责。我们也有责任留给后代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中药事业!中药材资源调查属于基础性、公益性工作,急需纳入国家建设计划。鉴于此,2011年11月,国家启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以全面掌握我国中药资源现状,提出中药材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机制,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