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代偿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失代偿期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严重损伤为特征,患者常因并发腹水、消化道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癌变等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据报道,我国肝病患者人数已超过4亿,是全球肝病负担最重的国家,其中HBs Ag阳性或HCV抗体阳性者约1.06亿,酒精性肝病人群约6000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约2亿。
尽管感染性肝病发病率较前有所下降,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数呈稳步上升趋势,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3.1亿。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均有可能进展为肝硬化。
可见,我国未来肝硬化疾病的形势严峻。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55.6%。
而门静脉高压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的主要原因。
同时,门静脉高压是影响肝硬化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严重程度决定了肝硬化并发症(如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和发展。
据相关研究统计,近50%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可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发生率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