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芳烃修饰的CuS纳米片的合成及表征文献综述

 2023-10-11 15:47:32

文献综述

  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直以来,大环受体分子都是超分子化学领域研究的核心之一。它们因为自己独特的空间结构和主客体性质,能够与许多无机分子结合从而形成新的复合材料,所以备受研究者们的青睐。柱芳烃作为新一类与杯芳烃相似的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具有许多传统大环芳烃不具有的优点。它本身是由一种由亚甲基桥连对苯二酚或对苯二酚醚单元的对位所构成,结构上,刚性的骨架结构使其能识别一些特殊的客体分子;组装上,对称的柱状结构更加容易组装成互相穿透的聚合物或管状的组装客体结构。作为超分子大环芳烃的重要组成,柱芳烃刚一面世就在药物传输、传感检测、智能响应等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发展迅速。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分类比较复杂,但目的都是通过接入无机材料来改良有机分子的一些属性,以追求更优的性能和更好的品质。近些年,人们将超分子化学与纳米技术、无机材料等领域交叉融合,制造出许多具备传感、传输、智能可控、储能、吸附等新功能的新兴材料。比如功能化金/银纳米粒子组装及传感方面的应用;金属有机骨架;有机改性量子点在检测方面的应用;基于大环或聚合物构筑的纳米阀门体系及其在药物传输和控释方面的应用;功能化碳纳米管/石墨烯及其在生物传感领域方面的应用等等。

    将无机纳米材料与超分子化学概念结合,自下而上构筑有机-无机超分子杂化纳米材料,为分子化学、材料科学和纳米科技三者间的局限互补、优势增益另辟蹊径,使得杂化纳米材料的性能大为改观。近年来,有关构筑超分子化学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报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对其有了新兴趣。不仅为纳米材料性能的开发和调控提供新途径,而且为超分子概念的延伸和应用开拓新视角。

    2、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传统意义上,对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主要是为了改善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并没有赋予纳米粒子新的性质。借助生物分子修饰无机纳米粒子,虽然可以使纳米粒子具有一定的靶向识别性能,但是生物分子很多存在提取困难、制备复杂、造价较高等问题,因而在实际应用方面受到很大制约。现在我们致力于构筑基于超分子化学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用带有特定基团的大环芳烃分子修饰无机纳米粒子或者是调控纳米粒子的行为和性能,目的不只在于改善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分散性、生物相容性等界面性质,更重要的是赋予无机纳米粒子大环分子特有的主客体识别性能,并且借助大环分子独特的骨架结构和主客体性能优化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调控纳米粒子的组装行为和理化性能。

    有机-无机超分子杂化纳米材料借助新型大环芳烃空间结构,与无机材料进行组装形成复合物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殊性质,给高分子材料研发带来一条新颖之路。而把金属纳米片用大环芳烃修饰作为其中之一也具有良好的研发前景。

参考文献

[1] Li,C.;Shu,X.;Li,J.;Chen,S.;Han,K.;Xu,M.;Hu,B.;Yu,Y. Complexationof1,4-Bis(pyridinium)butanesbyNegativelyChargedCarboxylato-Pillar[5]Jarene[J].J.Org.Chem.,2011,76(20).8458-846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