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铜硫属纳米晶的制备文献综述

 2023-12-04 11:41:19

文献综述

1.1 引言

近年来,由于p-型铜硫属化合物(即Cu2-xE(E=S、Se、Te,x=0~1))不同的化学计量比、多样的形貌、复杂的结构和价态[1],造就了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催化、光电转化、光热治疗、发光、压电、气敏、量子信息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而诱人的应用前景[2],从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和重视。

与铜硫属化合物纳米晶制备及应用的相关研究在Jacs、Angew、NanoEnergy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报道层出不穷,目前研究人员已采用各种手段,并通过调节反应时间、温度及引入外来金属离子或添加各种表面活性剂等方法,对纳米晶生长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合成不同形貌的铜硫属纳米晶,如:纳米球、中空球、纳米线、纳米棒、立方体、纳米片、纳米管等[3]

尽管铜硫属纳米晶的制备手段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人们对具有特定组成、不同尺寸、特殊形貌的纳米晶的需求。且纳米晶生长过程和形成机理都较为复杂,尚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因此,如何简单、绿色、低成本、可控合成高质量、单分散的铜硫属纳米晶,是很多科研工作者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1.2 铜硫属纳米晶的性质

1.2.1 铜硫属纳米晶的半导体性质

半导体材料因其特有的能带结构使其在光学、电学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许多独特而优异的性质。理论上,当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光子会将能量传递给价带上的电子,使其激发后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从而产生一系列特殊应用。如产生的电子-空穴,可以将空气、水中的氧气或含氧有机物氧化成羟基自由基或原子氧,从而具有杀菌或降解能力[4]。又如,半导体材料在光照射下产生了内部载流子,会因扩散或者漂移效应而引起电子和空穴密度分布不平衡,产生电流,从而达到光电转换的效果,因此在制备太阳能电池材料上已经有了丰富的应用[5]

其中铜硫属纳米晶作为一种新型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拥有大多数半导体材料所具有的共同性质,且低毒、价廉、原料丰富,是近几年科学家们重点研究的新型材料[6]

1.2.2 铜硫属纳米晶的光学和电学性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