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年产90吨化学原料药盐酸芦氟沙星车间的工程设计课题性质 基础研究应用课题 设计型 调研综述 理论研究(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盐酸芦氟沙星(Rufloxacin Hydrochloride),是新一代长半衰期、广谱的氟喹诺酮药物,杀菌机制为抑制细菌的螺旋,该酶是细菌DNA脱螺旋时所必需的,抑制的结果造成DNA在脱螺旋状态下的积聚,导致细菌无法生存。
本药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是引起尿道及呼吸道感染的病菌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盐酸芦氟沙星的急性毒性较低。
慢性毒性试验证实,服用一年,猴子和老鼠可以耐受10-15倍的人类治疗剂量的盐酸芦氟沙星。
该剂量不会导致身体任何器官的变化。
本课题为年产90吨化学原料药盐酸芦氟沙星车间的工程设计,由上可知,盐酸芦氟沙星作为第三代喹诺酮抗菌药,临床作用不可忽视,故本课题意在让我进一步熟悉原料药盐酸芦氟沙星的生产过程,同时提升我作为制药工程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培养我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生产路线选择剖析芦氟沙星的化学结构,喹诺酮酸环10-位上的4-甲基-1-哌嗪基是C-N键连接,可于成环后引入,其合成可以从两个途径进行。
途径之一是先合成苯并噻嗪环,再环合成喹诺酮酸环,然后引入哌嗪基或形成哌嗪环;另一途径是先引入哌嗪基,然后形成喹诺酮酸环和噻嗪环。
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目前适合我国生产的工艺路线是以2,3,4-三氟硝基苯(10-29)为原料,经取代、还原、溴化、环合、缩合、缩环、螯合,与N-甲基哌嗪缩合后酸性水解的工艺路线,小试总收率约为32.5%。
合成路线如下:①卤代苯并噻嗪的合成2,3,4-三氟硝基苯与2-巯基乙醇缩合得3,4-二氟-2-(2-羟乙基)巯基硝基苯,再经还原、溴化、环合得7,8-二氟-2,3-二氢-1,4-苯并噻嗪。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