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背景人工合成是获得手性物质的主要途径。
外消旋体拆分、底物诱导的手性合成和手性催化合成是获得手性物质的三种方法,而手性催化合成方法被公认为学术和经济上最为可取的手性技术,因此也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因为一个高效的手性催化剂分 子可以诱导产生成千上万乃至上百万个手性产物分子,达到甚至 超过了酶催化的水平[1]。
瑞典皇家学会诺贝尔奖基金委员会将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 予美国科学家William S. Knowles,K. Barry Sharpless和日本科学 家RyojiNoyori,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和Sharpless环氧化反应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手性催化是用少量手性催化剂将大量潜手性底物转化为具有特定构型的光学活性产物的反应过程。
在所有获取手性化合物的 方法中,只有手性催化实现了手性增值。
它具有很高的原子经济性,而且在反应的可操作性和大规模生产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优越 性。
基于此手性催化合成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手性催 化剂的不同,手性催化可分为酶催化、手性金属络合物催化和手 性有机小分子催化三种形式。
手性金属络合物催化的反应具有催化剂结构可调控性强、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手性催化研究的重点,也是目前工业上应用较广的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