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量2000万片维生素C片剂制备车间设计文献综述

 2023-02-19 23:14:04

课题名称 年产量2000万片维生素C片剂制备车间设计课题性质 设计型 一、设计依据及研究意义:维生素C(Vitamin C/ascorbic acid,又称L-抗坏血酸,也可称为维他命C),化学名称为3-氧代-古龙糖呋喃内酯(3-oxo-L-gulofuranolatone),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亦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

抗坏血酸在大多的生物体可借由新陈代谢制造出来,但人类需要体外摄取。

缺乏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

维生素C的药效基团是抗坏血酸离子。

在生物体内,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因为它能够保护身体免于氧化剂的威胁,维生素C同时也是一种辅酶。

除可治疗坏血病外,还可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防止牙龈萎缩、出血,防止动脉硬化,防止白内障及青光眼,防止病毒感染,治疗贫血,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机体的应急能力。

由于维生素C用途广泛,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其生产迅速发展。

2000年全球维生素C的产量为8万吨,2001年猛增到10万吨,而这两年国际市场的需求也在8.5万吨左右徘徊,因此,供需矛盾是国际维生素C原料市场竞争激烈的根本原因。

随着国际两大巨头罗氏公司以及德国巴斯夫的战略调整,罗氏公司将维生素C的业务出售给荷兰的DSM,巴斯夫收购日本武田的维生素C生产线并停止生产。

国外企业的产量减少,中国出口的维生素C占了世界市场的8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