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筛选白血病病人尿液生物标记物文献综述

 2023-02-20 19:28:06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筛选白血病病人尿液生物标记物1.研究背景白血病,亦称作血癌,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生性病变,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

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同时正常造血受抑制。

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

据报道,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

白血病细胞在机体内无限增殖,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都很旺盛, 导致糖、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紊乱, 本实验通过对白血病病人的尿样和正常人尿样进行了HPLC-TOF-MS分析,结合代谢组学方法筛选白血病生物标记物,并结合HPLC-TOF-MS/MS数据对所筛选出来的生物标记物进行了鉴定。

2.实验方法2.1.液质联用(HPLC-TOF-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它以液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为检测系统。

样品在质谱部分和流动相分离,被离子化后,经质谱的质量分析器将离子碎片按质量数分开,经检测器得到质谱图。

液质联用体现了色谱和质谱优势的互补,将色谱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MS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能够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结合起来,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色谱的优势在于分离,为混合物的分离提供了最有效的选择,但其难以得到物质的结构信息,主要依靠与标准物对比来判断未知物,对无紫外吸收化合物的检测还要通过其它途径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