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苷化对黄酮化合物抑制神经氨酸酶效果的分子模拟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02 22:46:33

摘要:2009年高致病性的H1N1流感大爆发,再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随着毒株变异性的加强,流感疫苗已无力完全遏制疫情的传播。

我们知道,流感病毒在感染和传播过程中,作为其四大活性位点之一(其他三个是血凝素、M2离子通道和部分RNA聚合酶)的神经氨酸酶(NA)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势在必行。

本文综述了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s)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神经氨酸酶;变异;抑制剂;合成简介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是一类生物活性很强的化合物,并且特别多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它的数量是天然酚类化合物之首,主要分为黄铜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黄烷酮类等,特别大的范围还包括查耳酮、嗅酮、异黄烷酮及茶多酚。

黄酮是黄酮类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化合物,单纯的黄酮在植物中比较少见,仅仅在报春花属中发现过,一般都有羟基取代基,例子有木犀草素等广泛分布于维管植物。

黄酮类分布很广,据初步统计在49科170余属植物中发现,但主要分布在双子叶植物中,特别是在木本植物中,如槲皮素、杨梅素等。

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在被子植物中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豆类、芸香科、菊科和桃金娘科,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中也有分布,共分布于49科130余属中,如甘草科、山姜素等。

异黄酮类主要分布在被子植物中豆科、蔷薇科及鸢尾科,如葛根素、大豆黄素,共分布于8科50余属。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