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方法对比及相关性分析文献综述

 2023-03-06 20:51:54

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纳豆激酶是由纳豆芽袍杆菌经发酵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用于溶检药物的开发。

本文比较了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方法: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和其他几种测定方法,为快速、准确地标示纳豆激酶的效价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纳豆激酶;活性测定1、纳豆激酶简介纳豆是日本的一种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营养食品,源于我国的发酵食品豆豉,它由蒸煮熟的大豆接入枯草芽抱杆菌或纳豆菌后发酵而成。

纳豆以其丰富的营养、多样的生理调节机制以及良好的药效而闻名于世,民间将其作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

1987年须见洋行教授首次从纳豆中提取出具有溶栓活性的蛋白激酶,并命名为纳豆激酶(简称NK)[1]。

基于NK的纤溶活性和溶栓能力,国内外学者在NK的发酵工艺、提取纯化、生理生化、药理药效、基因克隆和表达及产品开发等多方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进展。

NK活性测定方法是所有研究的基础,虽然自建立后不断地改进,但仍有待继续研究并最终确立一种更精确、更灵敏、更简便、更经济的NK溶栓活性测定方法。

2、纳豆激酶的特性及其功效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由枯草杆菌产生的效氨酸蛋白酶,具有优良的溶栓效果,能降低血粘度,改善而_液循环等作用,对高血压、衰老、中风、肌肉痉挛和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相对于传统药剂,NK分子量小,安全高效,作用时间长团,不仅能抑制血栓形成,而且溶栓作用强,并抗胰酶水解,在肠道内稳定性好,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而既可以静脉给药,也可以口服回。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