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应用背景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是引起人类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可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病毒的直径约26~35mm,表面粗糙,无包膜,是二十面体对称状。电镜结果显示其表面缺乏杯装凹陷而仅有小凹痕,属于杯装病毒可科,诺如病毒属,有高度感染性。该病毒最早是在1972由美国学者Kapikian[2]通过免疫电镜检出。相关数据统计,有超过85%的非细菌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3]。主要症状是恶心、剧烈呕吐、腹部绞痛、腹泻、发热等。它所引起的腹泻,有传播速度快、发病急、设计范围广等特点,粪-口途径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也能够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及病人呕吐物和粪便形成的气溶胶等形式传播。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全年均可发生感染,秋冬季为高发期[4]。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约为10~51h,最短10h,最长72h,其感染症状一般较为温和,但也会引发一些免疫抑制患者的死亡[5]。由于其影响范围广且出现有高度变异、具有传染性和抵抗力的重组株,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诺如病毒疫苗极为重要。NoV基因是单股正链RNA,全长7.3~7.7Kb,包括三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3rsquo;端非编码区和poly A区,其中ORF1编码非结构蛋白,翻译和修饰后成6个功能蛋白。ORF2编码的衣壳蛋白是NoV抗原的主要决定簇,且与体结合,是近来研究的热点[6-8]。ORF2编码的蛋白有三类,大小分别是46kDa、50kDa和58kDa,58kDa的蛋白是NoV完整的衣壳蛋白,它可被切成34kDa大小的蛋白,同样有反应原性。根据诺如病毒的RNA多聚酶区和衣壳蛋白区的核苷酸序列,将NoV分为5个基因组GI,GII,GIII,GIV,GV。GII型是最主要的亚型,占比82.4%。感染人类的主要是GI,GII,GIV。根据ORF2全基因序列,GII共有17个基因型,其中最常见的基因型是GII-4,约占44.6%,GII-4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诺如病毒流行的最主要基因型。一般来说,GII-4的核酸变异大约为10%,这成为限制诺如病毒免疫保护的重要原因。但目前有研究发现,一些GII-4基因型金华导致产生的配体改变和抗原变异的新种毒株[9]。目前部分地区GII-17变异株出现了爆发流行趋势[10],且在部分地区有超越GII-4成为优势毒株的形式,但大部分地区,GII-4仍然是优势基因型[11]。
诺如病毒因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因此快速、准确的诊断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转播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有的诊断方法有直接电镜法和免疫电镜法(immuno-electron microscope,IME)等。但是直接电镜法要求病毒载量大,且其在电镜下形态学特征并不明显,因此检测结果并不准确可靠,部分感染病例无法确诊。可能造成病情的拖延[12]。免疫学方法的检测如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灵敏度极高,但耗时长且需要同位素标记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技术RT-PCR已广泛应用于诺如病毒检测并成为金标准,其中多重RT-PCR能同时诊断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以及星状病毒,尤其是低浓度的诺如病毒。其最大优点是可以进一步对病毒进行基因型研究不受分型干扰。但是诺如病毒的高变异性使开发对所有变异株的检测方法很困难。也正以为如此,诺如病毒的疫苗研制进程缓慢,至今为止,尚无有效稳定的可以用于大规模接种的疫苗,业务安全的抗毒血清用于紧急防护高危人群。本课题旨在筛选人诺如病毒特异性抗原表位,构建表达人诺如病毒特异性抗原表位的工程菌。通过优化工程菌的培养条件,筛选出高表达的条件。纯化获得可溶性高纯度蛋白,并进行纯度鉴定和抗原性分析,用于免疫制备抗体及检测试剂的研制。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
通过查阅文献和向指导老师请教,利用生物软件对病毒的外壳蛋白进行分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表达特异性蛋白,分离纯化,并鉴定表达蛋白的抗原性
实验流程
1)筛选出诺如病毒的特异性抗原
2)选择元原核表达系统偏爱的密码子,设计基因序列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