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文献综述
基本背景
在世界范围内,肿瘤是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全球情况来看,有近六分之一的的死亡是由肿瘤造成的。研究表明,肿瘤转移是90%的肿瘤病人死亡的原因,是肿瘤临床治疗的世界性难题[1]。因此寻找和研发有效的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的药物将是降低肿瘤病死率的重要策略。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是应用最广泛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多柔比星抗癌作用强,1974 年即在美国获准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淋巴瘤、神经细胞瘤等。但其不良反应较多,最严重的是剂量依赖性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2]。现如今,偶联药物已经成为靶向治疗肿瘤的重要药物。研究人员将多柔比星药物与肽偶联,能有效增强抗肿瘤疗效和减少不同的副作用,而且这种药物传送体系可以有效减少药物对健康组织的作用,有靶向特异性。多肽作为一种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可以形成全抗原,部分多肽不仅起抗肿瘤作用,还可以提供与多柔比星上氨基偶联的多羧基位点。用多肽偶联药物可以增强药物的靶向性,使药物集中在靶标组织而降低其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浓度,提高有效性和降低不良反应[3]。
融合肽P2的性质
当前的研究已经完成了对融合肽P2的抗肿瘤性和抗血管生成性机理的研究。P2的设计原理是将七肽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MPI)与人内皮抑素部分序列———Es-2连接。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是从体外培养的鼠血管内皮瘤细胞培养液中提取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的蛋白质,是胶原ⅩⅧC末端蛋白水解片段,它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生长进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4]。P2介导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5],P2通过降低细胞周期蛋白D1浓度阻止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增殖。P2还被发现可以激活 Caspase-3与Caspase-9,这两种蛋白酶都参与调控细胞的凋亡。还可以下调Bcl-xL和Bcl-2这两种抗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以上的机制都可以解释融合肽P2的抗肿瘤转移和抗血管生成的性质[6][7]。
融合肽P2的结构
有关于P2的合成,P2是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MPI)与ES-2连接而成[6]。MMP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类锌离子和钙离子依赖的蛋白水解酶,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几乎所有成分及髓磷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等。MMP也可以切割调节蛋白(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膜结合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药理和生理上也有重要作用。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膜,在介导肿瘤血管新生、转移和侵袭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8][9]。MMP 是目前已知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重要酶类,所以MMP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若能以此为靶点,研制出可抑制肿瘤转移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MP inhibitor,MMPI)。MMPI能通过重组细胞外基质阻止新生血管[10][11]。
多柔比星
多柔比星(doxorubicin),又称阿霉素,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抗生素之一。多柔比星是从波赛链霉菌变种Streptomyces peucerius var. caesius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蒽环类抗生素[2]。多柔比星可抑制RNA和DNA的合成,对RNA的抑制作用最强,抗瘤谱较广,对多种肿瘤均有作用,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都有杀灭作用。主要适用于急性白血病,一般作为二线药物,即在首选药物耐药时考虑用本品。尤其对恶性淋巴瘤,可作为交替使用的首选药物,还可与其他抗癌药联合使用。Dox作用机制在于直接插入 DNA 的双螺旋链,改变 DNA 模板性质或结合拓扑异构酶Ⅱ来抑制DNA 复制; 还可通过激活 P53 /Bax/Bcl-2,caspase-3 和 PJNK,P-P38 途径阻断 G2 /M 期循环,加快细胞凋亡[12]。
多柔比星虽然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癌症,疗效好,但该药毒性较大,长期使用可发生剂量依赖性不可逆心肌病变,引起严重的心脏毒性和肝脏损害,这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3]。目前可能的在抗癌的同时减少心脏毒性方法包括使用心脏保护药物、DOX 衍生物以及改变给药方式。Dox 给药系统主要包括脂质体 [14]、纳米粒、微球和聚合胶束等多种微粒给药系统[15][1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