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纸芯片的酶切实验文献综述

 2023-01-10 17:42:18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微流控纸芯片是一种新兴的微流控分析技术平台,具有成本低、加工简易、使用和携带方便等优点,可以作为一次性分析器件,在临床诊断、食品质量控制和环境监测等应用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1]。它用纸张作为基底代替硅、玻璃、高聚物等材料,通过各种加工技术,在纸上加工出具有一定结构的亲/疏水微细通道网络及相关分析器件,构建“纸上微型实验室”,也称微流控纸分析器件。自2007 年 Whitesides组首次提出micro;PADs概念后,六年来微流控纸芯片分析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与传统均相溶液酶切技术相比,在微流控纸芯片上进行酶切可以实现低成本化、微型化、集成化、便携化和大众化等。然而,目前还属于初期研究,很多方面包括微加工技术、流体的操控还需进一步的完善。本实验旨在充分发挥纸芯片易于普及到家用和现场使用的特点,推动纸芯片的普及应用。纸微流控芯片还处于实验室的研究阶段,尚未见商品化产品.但相信随着加工技术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纸芯片必将成为床边(point-on-care,POC) 和现场快速检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拟研究的问题

在均相溶液中酶切与在微流控纸芯片上进行酶切的效率比较。

三、研究方案及内容

1、课题的研究方案

先制备微流控纸芯片,修饰出各种亲水图案,然后用BSA的PBS溶液浸泡20分钟对纸芯片进行封闭。接着获取全血DNA,通过PCR方法扩增DNA中的管家基因,设计其中的酶切位点。分别在均相溶液中和纸芯片上进行酶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比较效率,最后得出结论。

2、课题的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