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绿色物流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绿色物流的研究起自20世纪90年代。在此期间,许多学者也进行了逆向物流的研究,主要是制造商如何回收自己的产品和包装物。综合国外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限制物流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日本在《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中明确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积极扶持逆向物流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都积极响应这一行动,如施乐、柯达、美孚、惠普等大型跨国公司都实施了逆向物流的项目, 并且收益显著。
国内在近几年才开始对绿色物流进行相关的研究。目前,对绿色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物流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定性研究,提出构建绿色物流以减少环境排放的设想,即宏观层次上的研究;二是从各物流要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入手,提出以控制物流要素的污染来实现绿色物流,即微观层次上的研究。
1.2绿色包装的研究现状
我国绿色包装产业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也比较慢,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不过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大了包装工业的发展速度,到了90年代,我国商品的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落后面貌得到了改善。包装行业由,我国国民经济40个主要行业的最后一位,如今已经跃升到第15位。仅在运输包装方面就有22类商品的包装得到了改善。我国先后制定过一些相关法律规定, 并成立了不少相关组织机构。如: 1993 年9月2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文规定禁止假冒包装; 1994年5 月,我国正式成立了认证委员会: 1995年3 月,认证委员会宣布首批环保产品,其中有- ~种是包装产品;1999年1月,ISO绿色环保标志在全球施行; 2002年6月29日,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包装物的设计、使用和回收。目前我国的环保包装已经有了初步的法律规范,包装减肥、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等均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对于绿色包装的研究基本从包装选材的绿色化,包装可重复使用,包装的大型化,包装废弃物易于回收且可循环使用着手,使之实现较少的消耗资源,降低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2.本毕业设计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最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就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类资源的消耗量也惊人的高。生产技术落后同经济快速增长本身就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想快速发展经济的代价就是牺牲环境,滥用资源。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匮乏。中国的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国内消费和商品出口的需求,也在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上发挥的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包装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已经建立起成熟的生产规模。但包装产品70%以上属于一次性消耗品,使用后就变为废弃物,产品的生命周期极其短暂,故消耗了大量资源。据数据显示,2012-2019年,我国包装行业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仅仅在2017年市场 规模达到了14003.16亿元,其中9802亿元的产品变成了废弃物。
随着生活产品的丰富,人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但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致命的威胁。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约为6亿吨,城市垃圾约为1亿吨,其中包装废弃物占比城市垃圾的15%-20%而且排放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在中国包装废弃物所带来的污染已经成为仅次于水污染,海洋湖泊和空气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绿色、低碳、环保”将是未来包装行业的发展趋势。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