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技术外溢效应下中国制造业转型之路文献综述

 2023-05-15 09:44:39

文献综述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最佳配置,FDI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引进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吸引外国投资者将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用于我国的生产经营,外国投资者通过获取和控制相应企业经营管理权以赚取利润。尤其在1992年以市场换技术发展战略实施后,中国FDI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外国企业在中国实施FDI过程中,其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是不容忽视的。技术外溢效应指的是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给东道国带来了社会性的外部经济,对当地竞争企业的技术创新起到示范、刺激与推动作用,也带动上下游相关联企业转型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改革开放浪潮和新工业革命的带动下,中国成为世界唯一一个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但被低端锁定核心技术缺失的瓶颈仍需打破。

最早提出技术溢出理论的是Macdougall(1960)。他在进行一般福利效应研究时发现,即使并非出于资本输出国主观意愿,其在进行对外投资时也会给东道国带去先进的技术水平。海默(1960)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也证实了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存在,并认为技术外溢是FDI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Romer(1986)、Lucas(1988)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日益兴起,逐渐取代了以资本缺口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强调了知识外溢和在做中学作用可以拉动参与国际贸易国家的经济增长,这为FDI技术溢出效应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此之后,国内外大量经济学者对FDI技术外溢效应对制造业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来说,可归纳为三种主要观点。

一是促进论,认为FDI的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发展和转型有积极意义。Blomstrom和Perssom(1983)发现劳动生产率与外资具有很大的关系,实证得出FDI存在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Caves(1974)通过对北美洲的加拿大国家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两个国家制造业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国制造业吸引的外资在产业中所占比重越高,就越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两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具有优化的作用。Blomstrom和Wollf(1994)通过行业时间序列数据的检验,发现东道国生产力水平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生产力水平存在趋同现象,同时生产力发展增速与行业的外资份额成正比。沈坤荣、耿强(2001)、陈涛涛(2003)等利用我国各省或者行业数据进行的实证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企业存在技术外溢作用,还转变了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黄敬晓(2009)通过计量模型指出FDI作为外部性表现的技术溢出效应,尤其是在推动中国产业优化升级和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显著。史飞飞(2011)利用10年的数据分析劳动、资本以及技术等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产值所占比重,运用回归分析得出回归系数,发现FDI技术外溢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洪联英等人(2016)从全球生产组织理论的视角研究发现,FDI推动了国内制造业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是抑制论,认为FDI的进入会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东道国产业发展。Aitken和Harrison(1999)对FDI净溢出效应做了全面的阐述,指出由于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会导致当地企业平均成本上升,从而降低了当地企业的生产效率。Driffield(2001)、Damijan等(2003)的研究也都表明了FDI技术溢出带来的竞争效应对制造业存在负向影响。张宗斌、郝静(2011)运用了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但他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国内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外资对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在明显减弱。许晓娟等(2013)通过对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本土企业通过垂直产业关联获得技术溢出表现不理想,前向产业关联估计系数为正,但不显著,后向产业关联估计系数显著为负。

三是不确定论,认为FDI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分情况而定,会受其他因素影响。Kokko(1994)利用1970年墨西哥产业横截面数据,以技术条件作为影响因素,发现当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太大时,后者将无法吸收。许培源、钟惠波(2009)研究发现的技术溢出效应与行业技术密集度相关,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行业中有显著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而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中则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张云、王昕(2013)将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分成了学习型和竞争型 FDI 两个类别,得出的结论是学习型FDI 更有利于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陈奥(2015)依托钱纳里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实证表明FDI对于我国制造业就业结构高度化和技术结构高度化具有正面影响,对我国制造业产值结构和资产结构高度化具有相反的影响。

同时,有许多学者根据FDI技术外溢效应对制造业发展的不同影响,结合中国引进FDI及制造业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一是完善政策制度:丁一兵等(2019)认为在外资引进方面,应注重对外资引进的技术结构管理,加强对外资进入的审核和甄别,努力实现引资、引技与引智相结合。杜肖伟(2015)指出政府应该将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向高技术行业倾斜,有重点的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想高技术行业流入。阳立高等(2017)指出要实施差别化招商引资政策,使东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偏向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西部地区则需加大对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建设,出台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