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文献综述

 2023-05-15 09:45:19

文献综述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相关理论1、南北贸易双寡头模型Chin、Grossman(1990)最先采用双寡头模型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研究,南方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南北贸易的影响,普遍认为南方国家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利于南方国家的贸易活动。

Deardorff(1992)在文中对知识产权进行研究时将创新因素引入双寡头模型,结果显示北方可以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市场上获得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而南方贸易却会因此受到损害。

2、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Maskus(1995) 等认为一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会对贸易产生或正面或者负面两种不同的影响效应,即存在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 进口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后,国内企业模仿成本上升,挤出国内模仿产品,同时交易成本下降,这就迫使企业增加进口,这就是市场扩张效应,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得拥有更多技术信息的国家更容易形成垄断,这就是市场势力效应。

即进口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贸易国出口贸易的进行,属于正面影响。

即如果产生的市场扩张效应大于市场势力效应,那么进口国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将会促进出口国企业出口额的增加。

反之,如果产生的市场扩张效应小于市场势力效应,那么进口国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将会抑制出口国企业出口额的增加。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及问题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二〇二〇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可知,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创新高,达到80.05分(百分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4位。

在后TRIPS时期,发达国家并不满足于TRIPS协定所规定的最低标准,开始在各个场合同步推行超TRIPS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余敏友,20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