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2023-10-09 10:55:34

文献综述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纺织业是中国的优势支柱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纺织产品也是中国重要的外贸产品。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纺织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江苏省作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大省之一,其纺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江苏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全球经济放缓、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增加、工人失业率增加以及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家对中国纺织品实行技术及非技术贸易壁垒等措施的影响,使得江苏省纺织品出口受到阻碍。

叶春霞,王松涛(2018)在《江苏省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指出,江苏大部分纺织企业以来料加工、贴牌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相对低,在国际市场中被动性较大。2016年,江苏省一般贸易项下纺织品出口额为4772.39亿元,占出口总值43.67%,同比增长13.3%;加工贸易项下纺织品出口额5954.61亿元,占比54.5%,同比增长16.7%。可见加工贸易是江苏省纺织品的主要出口贸易形式,但一般贸易额正逐步提高,即江苏纺织品出口贸易形式正处于转型调整期。

张家桢(2016)在《江苏省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纺织行业以棉花和化纤为主要的原料,而纺织企业的原料成本一般占到总成本的60%-70%,原料价格的快速上升,加大了企业成本,这使得企业本来就不多的利润大大缩水;劳动成本的不断上升,标志着我国正在失去人口红利优势。要素成本的上升使得利润薄弱的纺织品行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迫使纺织品行业急切转型升级。

左为民(2015)在《反倾销措施对江苏纺织品外贸影响的分析》中指出,自21世纪来,全球经济整体发展不平衡,加上经济危机的深化和蔓延,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阶段型的经济"滞胀",国内经济衰退,全球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世界上近2亿失业者,使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例如,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它是就业的重要力量。因此,各个国家正努力把国外纺织品挤出他们本国的市场。美国、欧盟主要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这是中国纺织品出曰的两个主要的国际市场。在《WTO协定》签署后,普遍的关税削减,取消非关税壁垒和纺织品配额,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经常用来限制我国国内纺织品的重要手段就是反倾销。

金悦鸿,赵玉阁(2015)在《江苏省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在全球经济萎靡的形势下,江苏纺织品服装以低价瓜分着国际市场份额,对发达国家同类产品造成严重冲击。为保护本国产品市场,各国纷纷增强危机意识,挥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面对如此不利局面,全省企业却毫无还击之力,究其原因在于行业预警机制的缺失导致的市场敏感度的低下。目前,江苏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就常因无法及时获取国内外最新动态,而使产品屡遭退回,对其发展壮大形成致命的一击,制约着出口步伐的加快。

龙丽婷,廖东声(2014)在《江苏省纺织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中指出,江苏省各个纺织品出口大市形成特定的出口格局,如南通市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苏州市则集中在欧美、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另外,据了解,单个企业的出口国家也是比较单一,很多企业只出口一个国家。虽然这种相对比较稳定的市场格局有利于企业针对出口国家的需求组织专业化的生产,但是也使得企业对出口国家及其市场过度依赖,一旦这些国家出现灾难、变革或进口政策的改变等,会使得出口企业面临很多现有的及潜在的风险。专注于一个市场可以使企业比较容易组织专业化生产,但也说明企业规模偏小,没有太多资源投入其他地区。同时,纺织服装企业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联系体系,不能做到互通信息、互相帮助提高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

杨婷华,韩旭(2014)在《江苏纺织业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中指出,由于我国出口商品多数以美元计价,因此,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导致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出口数量增速明显放缓。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不利影响较多,首先,由于我国纺织品出口采用直接标价法,在产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将使纺织品企业受益折合成人民币后下降,从而使本来不高的利润再次减少。其次,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江苏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随之上升,与外商签单愈加困难,出口销售收入下降,导致部分出口企业转向内销,从而加剧国内纺织企业的竞争。最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亦出现货币贬值的危险,这同样会制约我国纺织企业的出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