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众偏好的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策略选择:以南京暴雨灾害为例文献综述

 2024-07-25 16:54:30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气象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公众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气象灾害的风险认知、防御行为和偏好选择直接影响着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策略的有效性。

本文以南京市暴雨灾害为例,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公众风险认知与行为、公众参与等相关概念,并对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公众气象灾害防御偏好、基于公众偏好的防御策略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未来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策略选择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提高城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城市安全和公众福祉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策略;公众偏好;暴雨灾害;南京市

一、相关概念界定

1.1城市气象灾害城市气象灾害是指发生在城市区域,由暴雨、暴雪、雷电、大风、高温、干旱、雾霾等气象因素或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的灾害。

其特点是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对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1]。


1.2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是指为减轻或避免城市气象灾害造成损失而采取的综合性措施,包括监测预警、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和应急管理等方面。

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对城市造成的损失,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


1.3公众偏好公众偏好是指公众在面对不同的选择时,对某一特定选择所表现出的倾向性或优先考虑的意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