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12-23 17:24:45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拟研究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不仅使得“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而且导致对养老保险的社会需求逐年攀升。可以预见,领取养老保险的人会越来越多,而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却越来越少,且物价水平不断抬高,迫使政府不断增加养老保险的支付金额。长此以往,养老保险金可能会入不敷出。因此,鉴于养老保险支出的未来走势,有必要研究问题如下:

其一,人口老龄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支出水平的发展状况和影响机制是什么?

其二,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实现中国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到10%以上,就可以定义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了。我国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截止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占总人口1的8.1%,其中65岁及以上为17603万,占总人口的12.6%,增长速度相当惊人,平均每3.6个劳动力,就要赡养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群已经成为庞大的、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因此关注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积极应对由此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妥善解决好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十分关键。

另外,随着猪肉价格飙涨带动其他肉制品、蛋类价格上涨,养老金的涨幅对于退休人员的生活愈发重要。根据2019年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推算可知,全社会2019年平均养老金约为2780元,一天不到100元收入,现假设猪肉价格涨到30元/斤,如果不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他们的生活质量就很难保证。而根据近年来人社部、财政部《关于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可以发现,在2015年之前,企业退休人员工资每年保持10%以上涨幅,而2016~2019年调整幅度逐渐降为6.5%、5.5%、5%和5%,虽然2020年养老金上调的可能性很大,但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这源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愈发严峻的养老负担。也就是说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由于快速增长的养老保险需求带来的潜在养老金缺口,不仅会引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危机,甚至会导致社会动荡。

综上,针对人口老龄化的背景,深入探究养老保险支出水平的发展状况和影响机制,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实现中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