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的国际经验借鉴文献综述

 2022-12-31 15:30: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拟研究的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我国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都低于平均水平,个人现金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同时,由于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比较突出。有关数据显示,通过大病保险制度,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提高了10到15个百分点,缓解了参保群体因大病致贫、返贫的问题,但是,从国际上来看,个人支付20%-30%是比较合理的比例,我国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的实际报销比例在50%左右,加上目前大病保险的保障,个人负担仍比较重,需要进一步加大大病保险的资源倾斜,提高保障程度。

通过对世界各国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的分析,探索我国目前医疗保障制度的优劣,减少重特大疾病对居民的经济负担,对低收入人群实现雪中送炭,对富裕人群做到锦上添花。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是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完备和保障水平充足的重要标志。我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全民医保制度初步形成,大多数参保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有了保障。但还有少数居民因罹患重特大疾病而给家庭造成灾难性支出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罹患这种疾病的人数虽少,但对其家庭造成的困难却是灾难性的,对社会造成的心理冲击也是很大的。所以,无论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高度,还是从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提高医保质量和水平的角度,都要高度重视重特大疾病的保障,下决心将其纳入全民医保体系的范围,统筹谋划,合理安排,健全机制,切实解决。

文献综述

1、重特大疾病的内涵

张晓、刘蓉、刘梦娜(2015)认为,在我国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长期的制度建设和实践中,对于重特大疾病的政策内涵界定一直没有明确。内涵的不确定,给政策分析和具体实践带来了很多困扰。褚福灵(2015)认为重特大疾病是指医治花费巨大且在长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正常生活的疾病;重特大疾病风险是指重特大疾病带来的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是重特大疾病风险的预防与化解机制的总称。王东进(2015)在关于重特大疾病保障问题的调研与辨析中强调,弄清重特大疾病保障的内涵和功能是必要前提,关键是要明白三个方面:重特大疾病保障要从经济范畴理解,不是指临床医学上的疾病;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一个保障性的救助机制;是一个特惠型的政策举措,不是普惠性的制度安排。

2、重特大疾病保障的责任主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