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益管理理论的零售药店的药品价格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4 20:59:14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药品价格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我们平时在药店里购买OTC药品还是在医院药房中购买由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药,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不多但很重要的分量。然而医院药房的药品价格需要与零售药店的药品价格区别看待,相较于医院药品价格,零售药品价格与我们的联系或许更为紧密。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440248家。其中法人批发企业11480家、非法人批发企业2373家;零售连锁企业2607家,零售连锁门店146703家;零售单体药店277085家(SFDA2011年度统计年报)。为适应医药体制改革,GSP、GMP达标,医药企业不断适应自身发展,行业竞争,以及国内外大的环境变化进行自身调整。而对零售药店药品的价格管理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主要采取列事实、摆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期刊杂志检索、在公司进行寻访调研等方式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零售学、物流配送学、信息管理学、数理统计学等相关的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文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当前零售药店,零售药品价格情况以及与医院药品价格的区别,并分析国内外零售药品价格现状;

第二部分:GSP中有关药品供应管理的要求,试分析其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第三部分:简述收益管理理论的应用,运用其关键技术建立相应模型,以及尝试对现今零售药品价格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预测。

文献综述

1.相关概念:

GSP(goodsupplypractice)直译为货物供应规范,在中国称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指在药品流通过程中,针对计划采购、购进验收、储存、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而制定的保证药品符合质量标准的一项管理制度。其核心是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对药品经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向用户提供优质的药品。

为加强药品经营许可工作的监督管理,《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于2004年1月2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本办法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易逝性产品:原来用以描述时令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说明其不易保存。易逝性产品存在销售时间限制,到某一时间,若仍有产品未被售出,就永远失去了价值。在特定时期内出现价值急剧衰退或完全消失的产品都可以称为易逝品。

2.相关理论:

收益管理主要通过建立实时预测模型和对以市场细分为基础的需求行为分析,确定最佳的销售或服务价格。是一种使收益最大化的工具,目的在于用最有的价格把产品出售给经过细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顾客以提高净收益。

收益管理应用的一般条件包括:

(1)产品/服务具有明显的时效性;

(2)提供产品、服务的公司的生产能力或者容量是有限的,增加额外一单位的容量往往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或花费很高的成本;

(3)与产品/服务的固定容量相对应的是,产品的需求却是多样的。要做收益管理,必须制定出合理的多级价位,以适应各种类型的顾客需求。

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国情来说,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保证基本健康水准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使得药品及医疗服务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零售药店中的多数药品为基本药品,其价格的升降对其需求量影响不大。基本药物在某种程度来说类似于生活必需品,人们既不可能因为价格低就大量消费,也不可能因为价格高就严格控制消费。所以可以运用收益管理理论对零售药品价格进行分析。

收益管理核心观点的层次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八个基本观点:

理念层次(1)以价格平衡供给与需求;(2)以收益最大化驱动利润最大化。

技术层次定价准则(3)基于市场而非基于成本;(4)面向细分市场而非大众市场;供给准则(5)将产品留给最大价值的顾客。

操作层次(6)进行科学的预测;(7)把握产品的价值周期;(8)不断更新收益管理方案。本文将运用这些核心技术中的相应观点来对零售药品价格的管理进行分析。

药品零售价由三部分构成:生产企业的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利润、税负;批发企业以及零售企业(包括医疗机构的药房销售)的流通成本、利润、税负。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修改及实施下,我国零售药品定价较之前已更趋近合理科学。今年首轮药品降价从2月1日开始执行。国家发改委通知称,此次调整共涉及20类药品、400多个品种、7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5%,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达到20%。据称此次药品降价可每年减少病人负担约600多亿元。

但在定价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同药不同价现象;OTC药品各地备案,提高了药品上市费用;廉价非处方药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政府对新药的监管尚待加强等。

药品是全球公认的特殊商品,世界各国都对其施行比一般商品更加严格的管理,药品价格管理是药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发达国家中,英国实施50多年的药品利润控制法一直被许多国家研究与借鉴。近年来,英国政府又在酝酿出台新的药品定价方法,用以促进药品管理目标的良好实现。因此可以从英国药品定价方法的调整趋势中找到些启示,吸取一些经验。

本文力图在前人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概括,使得基于收益管理理论更加系统化,并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管理方法进行的具体探讨。

3.参考资料: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度统计年报[Z].2011.

[2]周晶.《收益管理方法与应用》[Z].科学出版社,2009.6(39).

[3]高波.区别看待医院药品价格与零售药店药品价格[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938.

[4]邱闽泉.《医药流通企业GSP及业务财务软件应用》[Z].军事医学出版社,2006.9.

[5]于德志.医院门诊药房与零售药店药品价格与品种比较[J].中国卫生资源,2005,8(2).

[6]郑林.浅析医院药房与零售药店药品价格差异的合理性[C].中国药房,2011,22(4).

[7]李志伟.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收费改革初探[A].市场经济与价格,2012,10:16-17.

[8]夏金彪.解决药品降价死既要靠政府也要靠市场[J].中国经济时报,2013,1(12).

[9]林海.一药多名为哪般?[Z].吉林人大.

[10]郭朗.英国药品定价方法的调整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C].中国药房,2012,23(40):3772-3774.

学生签名:

王荔2013年3月19日

指导教师意见:

本课题研究基于收益管理理论的零售药店的药品价格管理,是很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的。开题报告已进行了较全面的文献检索与综述,对易逝性产品的涵义、收益管理理论、收益管理应用的一般条件、收益管理核心观点的层次结构、基本观点以及药品零售价格的构成、定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还列出了参考文献。建议进一步检索有关价值管理的经典文献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外文文献,以充实研究的理论基础,对论题中的零售药店的概念也要界定明确。

本课题深度、广度均达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工作量难度适中,进展顺利,符合要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