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在控制医疗费用中的作用文献综述

 2022-12-20 23:02:15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背景

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药物领域内相关问题的结合,其具体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药物经济学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而狭义的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药物经济学起源于美国,自1950年以来,美国的公共卫生保健费用迅速增加,高医疗费用和政府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堪重负,为了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用,1979年美国国会指示技术评估局对公共医疗费用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其后于1980年产生了Pharmacoeconomics即药物经济学这一英文词汇。

当前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结构中用于医疗服务的开支增长幅度最大。西方发达国家的药品费用占到医疗总费用的10%到20%,我国药品费用却占到了50%到60%,我国的药品费用比例过高问题尤为突出。居高不下的医疗费用不仅给卫生行业带来了挑战,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控制医疗费用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药物经济学又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评价手段及指导方向,在控制医疗费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药物经济学广义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医疗控费的现状及当下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进而结合药物经济学的特殊作用,运用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分析方法,为药物经济学发挥作用做引导。

  1. 论文框架
  2.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