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现象的实证研究——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文献综述

 2024-06-20 19:29:52
摘要

中国股票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其波动性和投资者行为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大量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和认知偏差等行为因素会导致股票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进而产生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现象。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中国股市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现象的实证研究,从投资者情绪、信息传播、市场机制等角度分析了这两种现象的成因,并探讨了其对市场效率和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反应过度;反应不足;行为金融;投资者情绪;中国股市

一、相关概念解释

在探讨中国股市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现象之前,有必要对几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1.有效市场假说(EMH):该假说认为,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所有相关信息都会被迅速而准确地反映到资产价格中。

因此,投资者无法通过利用已知信息获得超额收益。


2.反应过度:指市场对新的信息过度反应,导致资产价格波动超出其基本价值的变化幅度。

这种现象通常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羊群行为等心理因素有关。


3.反应不足:与反应过度相反,反应不足是指市场对新信息的反应迟钝,导致资产价格调整缓慢,未能完全反映信息的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