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文献综述

 2023-03-28 11:15:24

体育赛事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

摘要:中国在迈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体育活动已成为促进地区发展的新动力。鉴于体育赛事的全民性,使得全社会的人都能够充分参与其中,享有获得感。自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来,民众对体育的关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国家对体育产业的建设力度也更大。为了探究房地产市场与举办体育赛事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本文选取了2007-2019年全国范围内40个大中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发现:举办体育赛事对房屋销售价格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赛事; 房地产销售价格; 双重差分模型; 第三产业

一、文献综述

体育赛事的举办属于项目策划,关于项目带来的收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发展的相对较早,理论体系也较为成熟,相比较而言,项目社会效益分析则发展的相对较晚。社会效益分析起源于美国,美国联邦政府1980年提出,对大型项目建设的考量不仅要考虑其为国民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还必须将其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效益纳入考量范围之内。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对项目进行公正客观的社会效益评价,这一直是学术界和理论界研究的焦点所在,对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仍处于不断精进当中。

  1. 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

关于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定性方法进行分析。刘淇(2003)提到,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这一举措,是大大有益于城市发展的利好举措,对整个北京地区起到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给北京乃至于全国都带来了正面效应。至于体育赛事所带来的决策收益,彭运芳(2003)更为明确提出,在进行投资项目决策分析时,应当结合项目的社会效益,并给出评价体系当中涉及到的五大方面,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善、交通运输的便捷、就业效果的提升、居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和谐稳定。田雨普(2005)阐述,除了奥运会给城市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其间接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是更为持久深远的,且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方面,包括物流发展、新媒体运营、广告策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餐饮行业等等。刘飞(2005)等分析到,广州市举办亚运会,是挑战,也是机遇,刺激广州市经济飞速发展,也能促进广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广州市城市竞争力。李国庆(2006)认为,F1赛事不仅仅为上海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维护了城市和谐稳定,并且还拉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2014年后,运用各种模型与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Chun Hua Jiang、Feng Liang(2014)指出体育经济带动着体育市场及相关产业的消费,它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外汇收入,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是一个例子。通过举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不仅创造了10多万个就业机会,还修建了许多体育场馆,对促进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聂海峰、邢春冰、赵瀚穹(2016)通过建立相关模型来评估大型体育赛事给举办地带来的经济影响,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利个1997-2011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双重差分法进行经济影响的相关估计,分析政府投资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给举办城市带来的经济影响。通过比较全运会和国内城市举办的奥运会、亚运会的经济效应,全面分析了大型体育赛事的经济影响。潘玉广、王钦豪、方园、戴晓鹏(2020)以郑州市为研究区域,参照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主要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地方财政支出、投资、消费等方面的影响。通过行为经济学有限注意力理论、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产生影响的具体原因。同时利用均衡分析法分析AD与AS曲线移动后所带来的GDP增长与物价水平的稍有增加。基于研究结论,郑州市要多法并举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减轻财政压力;赛后要重视对产业转型的扶持,谨防出现'低谷效应';要提高赛事商业化程度,为闲置运动场馆二次赋能,以助推郑州经济的快速发展。顾晨骏(2020)借助IPA评估对处于亚运会筹办期的杭州提出了建议,通过实证分析提炼出头部体育赛事对城市赋能的四大因子,构建的赋能公式和模型解释了城市赋能效应的影响机制。徐方舟(2020)基于对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使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对国家大型体育赛事的密切关注,探究全运会对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构筑经济影响模型框架,并尽可能通过模型推导排除不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量化全运会对举办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程度奠定基础。之后,通过对历届全运会举办全运会前后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面板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全运会举办地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处理,探究在全运会举办的前后对举办地的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揭示了全运会对举办地经济增长影响的净影响因素,其还利用自然实验的研究思路和双重差分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在同一时间段举办全运会的城市与未举办全运会的城市进行对照,并举例证明全运会能够对举办地的经济发展产生净影响。范青亮、洪永淼(2021)以厦门国家马拉松比赛为例,量化评估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利用2009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因果分析方法中的虚拟事实对举办马拉松比赛的机会成本进行估计,通过回归分析全国一、二线城市2006-2015年的经济增长面板数据,得出举办马拉松城市伴随更高经济增长率的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