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90年代起,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就迎来了萌芽。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已经成为了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3]。到了现在,国内的学者们在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乘着时代东风开始向互联、智能化转型[4]。虽然随着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近年来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市场上呈现出技术热、业务冷的情况。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相关的厂商如雨后春笋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但是最后能屹立不倒的也只有那几个老牌厂商,且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项目实施覆盖率也并不算很高。经过探究发现,市场上的各类厂商开发出来的软件各种各样,但是其中有很多技术上不过是相互模仿、缺少关键技术支撑、应用平台和解决方案也不够成熟,导致开发重复且水平不高,导致市场陷入恶性竞争[5]。
而在国外,由于起步较早,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产品的完整性和成熟度较高。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会根据不同行业的行业特征以及需求开发出具备行业特性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如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西方国家的企业使用覆盖率非常高,已形成了成熟了应用模式。其他一些软件例如ERP(企业资源计划)、WFM(工作流管理)等在设计开发时就考虑到企业的发展未来,预留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也使得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未来的发展更加容易[5]。另外国外的应用软件企业更愿意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技术力量的培养、研发、推广等方面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二)研究主要成果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一个优秀的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是如何的。在组织内部劳动市场中,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资源,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6]。它可以通过强调持续的培训与开发,信息共享、多样化的沟通与参与决策等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去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增强员工的工作意愿,改善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态度,从而使得员工可以更加努力的投入工作活动中,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2]。
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系统中设计的部门以及各类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维护,降低人事处职员的工作量,帮助其进行人事调动或者人事招聘等方面的决策工作。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命题就是处理好人和组织的关系,这一敏感的命题自然而然的近聚焦到了人和组织的焦点上一工作及其职务上。职务是由工作内容基本相同的一类职务构成,职务是人与工作结合的一种方式,侧重点在于人的工作,而非工作中的人。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是梳理清楚每一个部门的职能定位,以及对系统中涉及的各类人员进行信息的编辑,让人和组织进行挂钩,这些信息的集中展示将大大的方便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7]。企业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企业活动顺利开展,提高企业人员工作激情,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降低企业管理的成本与运营中的风险,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8]。
而在现在的市场中存在以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首先是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为了实现自身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东软着手组建了一支e-HR团队。作为软件企业的东软,意识到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将其开发的e-HR软件推入市场,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其后东软与翰威特公司强强联合,共同开发出了东软翰威特慧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国内高端客户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然后是用友软件股份公司,这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管理软件、ERP软件、集团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等软件的提供商[9]。根据对以上公司的软件系统进行调研,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重视对人力资源的长远规划,系统中均建立了培训管理子系统,为企业员工提供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的调动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完善了员工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改善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让企业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以及行政部门可以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三是实现了员工薪酬管理制度的改革,让薪酬的计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科学化,从而使员工能更理性的争取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职位,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信心[9]。
(三)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发展趋于更加全面化,智能化。首先互联网指的是互联互通的商业民主时代,在这个时代,个人与社会、经济与组织、有形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关联,彼此交融,这也彻底改变了客户、员工、企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所以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数字人时代”[10]。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事实都可以转换为数据。而互联网时代也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冲击,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了十大新特点。第一,员工是客户,客户是员工;第二,人力资源管理基于数据,并用数据说话和决策;第三,去中心化员工主经营和管理;第四,小人物贡献,人人贡献;第五,情感连接,沟通无限,提升人才价值体验;第六,精准选人,构建人才全面发展平台,打造人才供应链。第七,瞬时反馈沟通,建立全面认可激励系统。第八,从企业所有制转向人才价值创造圈所有制;第九打造有机共赢生态系统,推行人力资本合伙人制;第十,跨界思维、人力资源微管理、价值创造网状化[1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