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端的医疗设备维修系统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2023-03-21 17:06:34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对医疗设备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医疗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得到的提升。医疗设备的增加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维修管理属于重要内容。主要包括维修登记和维修记录两项。但是由于我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大部分医院对于设备科的认知比较浅显, 认为设备科的工作主要为维修机器, 而忽略了管理在设备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作用。“重维修、轻管理”是当前我国很多医院存在的问题, 而做好医疗设备管理特别是维修的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设备开机率,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降低日常使用过程中的设备故障率, 更好地为临床患者服务[4]。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已开展信息化建设,但多数是针对临床病例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后勤以及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医疗设备的报修维修方式为只维修出现故障的地方,出现故障的科室通过电话联系设备管理科室解决故障。这种方式维修人员只能保留短期内的维修印象,不利于维修人员进行再次维修,且因为没有直观统计,不利于管理人员分析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现有管理方式通过大量手写记录,存档复杂、查阅麻烦,后续查阅及归档难度大,无法直观了解医疗设备的维修频率及使用寿命等。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医疗设备报修维修进行记录,可使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故障率进行统计,且可以分析某类设备的常见故障,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直观统计,也可指导后续采购。

随着医院医疗设备不断更新,传统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达不到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因此部分医院开始进行信息化管理。2017年,刘振临等基于PHP/Apache/My SQL集成平台开发了一个医疗设备维修登记系统, 通过Web页面实现了与数据库的数据交互[14]。

2018年,姜楠等分析了当时的管理模式现状并提出了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了现代化信息系统下医疗设备维修的系统的优缺点[5]。同年,邢士伟讨论了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对医疗设备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完善,分析信息化系统在医疗管理设备中的应用[6]。

2019年,邱辰等系统讨论了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强化技术管理和应用管理于医疗设备全寿命的整个过程,表面了其价值和成效[7]。2019年刘广权等基于Windows系统, 建立在Browser/Server/Database三层构架之上, 采用C#.NET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开发实现了对该院医疗设备的验收、保养、质控、维修及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8]对具体的系统模块与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此外,王云海在该年基于移动终端探讨了设备保障管理系统,提出了其应用优势并进行了理论上的系统设计[10]。

2020年,常玉峰[12]通过调研现有医院的医疗设备维护流程,与软件公司一起设计一套了医疗设备运维信息系统,实现医疗设备运维的信息化管理。该系统的使用让医疗设备的分布、档案资料、维修记录的查询和分析能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大大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相关技术

  1. Spring Boot

Spring Boot是由Pivotal团队开发的全新的开源开发框架,从诞生初期它就着有明确的目的,简化应用Spring开发项目。最突出的特点是配置方式,大大简化了Spring应用各个方面的配置。另外Spring Boot能够集成大量的框架,解决了之前很重要的项目之间包的版本依赖和稳定性问题。同时有了Spring Boot使spring cloud众多的组件项目得以良好地被应用,从而改变了web应用的开发模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