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粉体造粒的优点与必要性粉状工业原料、产品的颗粒化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一环,将粉状物加工成颗粒状有助于改善其物理性能与运输、存储条件,进而将获得更大的经济经济效应[1]。
对粉状产品进行造粒的深度加工,其意义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降低粉尘污染,改善劳动操作条件(包括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二是满足生产工艺需求,如提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改善热传递等;三是改善产品的物理性能(如流动性、透气性、堆积相对密度、一致性等),避免后续操作过程(干燥、筛分、计量、包装)和使用过程(计量、配料等)出现偏析、气泡、脉动、结块、架桥等不良影响,对提高生产和使用过程的自动化、密闭操作创造了条件[2]。
2复合肥物料的特点性能目前市面上的氮钾复合肥主要有硝酸钾、聚能氮钾肥、智利优钾、安杰钾等。
以硝酸钾为例,其在30℃时的临界湿度为59.4%,20℃时溶解度为32克/100毫升,呈中性[3]。
硝基磷二元复合肥、硝铵钾二元复合肥、硝铵磷钾三元复合肥,由浓度90%以上硝酸铵熔融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磷肥(磷酸一铵等)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等)形成共熔体,共熔体在150℃~165℃(此该温度范围由原料硝酸铵、磷酸一铵等的熔点决定的)造粒,经造粒塔(75℃以下)、冷却滚筒(常温)、除尘、扑油装置等设备通风冷却除尘增亮后,温度降到常温,形成亮泽美观的规则颗粒状成品装袋出售[4]。
有机肥料作为化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备也应给予关注,为保证防控土传病害生物有机肥中有益菌的存活率,烘干机出口温度不能超过120℃[5]。
3造粒系统的分类及特点将粉状物料制成粒状或团状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种是自成造粒,另一种为强制造粒(70年代时)。
[6]自称造粒是让容器内的固相和液相物料充分混合,让粒子与粒子之间充分碰撞,事颗粒逐渐增大。
强制造粒是指用外力使得物料凝聚成粒的方法。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