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油气储存运输效率及降低成本,中国近年来在积极建设国家能源储备库方面不断投入。
随着储运能力的不断提升,储罐容积也在逐渐增大,其伴随而来的火灾爆炸风险也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问题。
1981年8月20日凌晨1时15分,科威特国营苏尔巴炼油厂粗汽油罐着火,引燃了邻近的油罐。
火灾持续了6天,使8座油罐被严重烧坏,事故造成1人死亡,烧掉汽油11.83104m3,事故损失约55亿日元(1981年价格)[1]。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通常一环紧扣一环,呈现出多米诺骨牌效应,因而要防止事故发生或蔓延,我们需要了解事故发生中的环节,破坏其中任何一环都有可能避免事故发生或尽可能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
通过对重大危险源事故数据库记录的100起多米诺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由爆炸引发的多米诺效应占48%,其中依次为蒸气云爆炸(VCE)18%,物理爆炸(PE)17%,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13%,VCE和PE主要通过超压引起多米诺效应[2]。
在能源上的投入持续加大,储罐数量和容积的扩大是必然趋势,大型汽油储罐的危险性大,容易发生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就会产生毁灭性的后果,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目前大型储罐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
确保汽油储罐区域的安全,需要将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在事故发生的根源上,对点火源进行严格控制,坚决执行三不动火原则,同时也要防止静电产生电火花以及雷电等因素导致事故发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