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氯酸盐化合物的合成及理论计算研究文献综述

 2023-05-04 18:42:23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研究背景与意义高氯酸盐是高氯酸形成的盐类,含有四面体型的高氯酸根离子ClO4-,其中氯的氧化态为 7。

高氯酸盐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用作火箭燃料和烟火中的氧化剂和安全气囊中的爆炸物,多数高氯酸盐可溶于水。

高氯酸盐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被广泛应用到含能材料领域。

如美国桑迪亚实验室先后合成了高氯酸[五氨(5~氰基四唑)]合钴(Ⅲ)(通常称之为CP)和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通常称之为BNCP)[1],由于含能共晶炸药对单质炸药能量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有显著调控作用已成为含能材料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

高能钝感炸药于1982年首次在国际会议上提出,如何处理好高能和顿感这一矛盾,研制出高能量、低感度炸药,是21世纪含能材料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共晶技术是一种重要改性方法,从分子层面将不同的炸药分子相结合。

两种或多种分子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等作用力在同一晶格中,形成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能的多组分分子晶体。

通过共晶有效改善部分炸药的氧平衡及感度,提高其爆热、做功能力及安全性,也能改善部分炸药的溶解性能、熔点、热分解等其他性能[2]。

其中CL-20基共晶炸药研究最广泛,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CL-20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优势,作为共晶组分能保证共晶炸药的能量水平,二是CL-20分子中的NO2基团易于旋转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使CL-20本身易于与其它组分形成共晶。

将CL-20分子和其它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同一晶格中,形成同时具有高能与低感特性的一系列CL-20基共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