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1米跳板的力学分析摘要在跳水运动中,运动员要在空中做出相应的动作,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运动员在跳水的时候跳得越高,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就越多,对运动员成功完成跳水动作越有利,跳水运动可以简单看成一个抛体运动,垂直方向的初始速度越大,高度就越高,所以这个跳水高度的大小与起跳离板时垂直方向的初始速度息息相关,这个初始速度越大,在空中的时间也就越长,所以跳水运动员需要不断的练习起跳过程中的落板时机,蹬伸时机和起跳时机,从而达到垂直起跳并且获得最大的能量,以此来得到足够完成动作的时间,但运动员做完这些动作的时间长短,也不仅仅是运动员的原因,跳板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跳板的质量,高度,也会影响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跳板越硬,跳水运动员获得的能量越大,跳板的高度越高,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就越长,所以跳板对跳水运动的影响也很大,本文则主要对跳水运动中的1米跳板进行力学分析。
引言跳水运动作为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为大家所熟知,随着时代的发展,跳水动作越来越复杂,跳水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跳水运动员的跳水水平,各个国家的人都进行了很多研究,然而跳水这一体育运动的背后却蕴含着复杂的力学原理。
跳水运动可看作抛体运动,运动员得分的关键是完成动作,但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就完成不了各种各样复杂的动作,所以跳水时起跳的垂直方向的初始速度就很关键,这个速度越大,时间就越多;不仅如此,跳板的质量和高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达到跳水运动员所需要的时间,我们有必要对跳水运动中的跳板进行力学分析,我们可以把跳板看成简支梁加悬臂梁,并通过各种力学知识对跳板进行力学分析。
本文要进行力学分析的是1米跳水的跳板,而1米跳水是上板到水平面1米,选手经准备后通过做出复杂的动作,经评委得分。
是竞技跳水项目之一。
首先用理论方法来对1米跳板进行力学分析,可以合理运用学到的力学知识来分析并得出结果,然后再使用有限元的方法来建模分析,在这里要使用的是abaqus软件,最后得到的abaqus软件对跳板在跳水过程中的力学分析结果,并和前面的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得到1米跳板的力学分析结果。
通过对跳板的力学分析,可以充分认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相关知识,使得理论和现实相互印证,达到加深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可以为跳水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对中国跳水项目的发展和奥运战略都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现在,对跳板力学分析的研究有很多,王恩涌[2]、梁昆淼[5]做了跳板在跳水起跳阶段的力学分析, 王伟[1]则对跳水技术做了一些力学分析,而钱雯[4]、郭梁[3]是从运动生物力学上进行分析,刘卫国[7]是从缓冲角度来研究走板跳水的生物力学, 钱竞光[8]是关于人板耦合进行力学分析,与上面这些研究不同的是,刘增夕[6]研究异性材料叠合梁,黄亮[9]对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叠合悬臂梁进行理论研究和数值研究,李辉[10]则对集中荷载下叠合梁抗剪强度进行研究,谢丽君[11]主要研究简支双层叠合梁的变形,黄爱菊[12]研究不同形式叠合梁的应力分析,李强[13]对受弯叠合短梁的线弹性进行数值模拟。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现在国外对于板的研究,有Avila A F[14]关于具有功能级芯的夹层梁的失效模式研究,As1k, Z M和Tezcan S[15]对于夹层玻璃梁强度因子及温度效应的研究,Manalo A C, Aravinthan T, Karunasena W[16]对于胶合层压纤维复合夹层梁的弯曲行为的研究,以及Haake, Steve[17]对于3米跳板的力学模型的研究。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