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分析文献综述

 2023-09-25 09:17:34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时期,我国经济领域研究的大多数是有关经济增长、市场经济改革的问题。城乡消费水平差异问题还未得到重大关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强国,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越,关于经济收入的研究的越来越多。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如何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成了最大的任务。

(二)国内研究现状

以下文章均从不同角度建立模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这对后来学者的研究及相关人员为提高农村和城镇的消费水平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见。首先将研究区域先分为两个城镇和农村两部分,选择与各自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如何影响.其次,分别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根据消费水平与各因素的相关程度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模型结果,得出结论,给出有效意见和建议。

1.以确定的某一省为例,对该省进行了消费水平差异分析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有很多经济学者和经济领域相关的人对我国的消费水平做各方面的研究进而为减小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异,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提供了指导意见。

文献[1]中研究的是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采用定性法先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然后利用OLS法、逐步分析回归法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最大,城乡市场化程度居中,最后是公共产品支出中的基本建设支出。文献[2]中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研究,本文着重点在差异上。选择了消费水平和消费两个指标来分析差异性。、文章总体先对一个具有非确定性的时间序列进行单整及其检验,然后做协整及其检验,并对协整做误差修正。之后将广东省的数据代入得到城镇得到最终的结果。结果表示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的居民消费水平均与收入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而且农村消费对GDP 的影响更大,故更应注重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文献[2]相比于文献[1]而言,增加了对消费结构的对比分析。文献[3]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该文运用了实证与规范、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回归分析法、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甘肃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及其消费结构,并结合结论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可以看到居民的收入水平仍旧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相较于文献[1]而言研究方法多样,内容上增加了对消费结构的细致分析,而且建立了AIDS模型并进行了动态分析。与文献[1] 和文献[2]研究方法均不同,且增加了修正模型。三篇均得出收入是引起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且选择的数据均为十年前的数据。

文献[16]针对的是金融危机后陕西省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选取了陕西省1978年代2008年的数据,分别通过GM(1,1)模型和回归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进行研究,得出未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将持续高速增长的结论。文章利用GM(1,1)模型对2008年和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支出人均消费量做出预测和检验,表明陕西省的农村居民家庭支出人均消费量逐年增加;利用回归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经验,结论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也从预测效果图中看到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程度较好。经过两种方法比较,发现改造后的GM(1,1)模型更好。最后针对每一项同文献[1],文献[2]和文献[3]相比,没有城乡对比,模型建立简单,研究方法单一,得出的结论一致,但最后给出的建议由较强的指导意义。

2. 分别研究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的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