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结构开始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过渡,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历史点。在经济结转型中,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了一个主要的问题。早在建国初期,由于政府经济建设投资力度的不平衡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虽然在邓小平时期提出了“三线建设”由沿海经济带动内陆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完全解决,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仅可以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同时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一体化。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不是因为一个问题而引发的,而是由地域原因、人文因素、政府政策等原因。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能只靠政府调节,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情况,必须要有合理解决方案才能够行之有效。
(1)探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战略与规划原则
在魏宏森编著的文献[1]中把区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战略与规划原则。后来在吴殿廷等人编著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中详细地提出了以区域为对象,以区域发展与协调发展为主题,从理论、方法与实践三个维度深入探讨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有关问题。其中包括战略思维与战略规划、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关键技术、省级区域战略规划、地市级区域战略规划、特殊类型区战略规划、特殊领域战略规划、特殊地段战略规划等。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拓展。文献[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总结建国以来的丰富经验并借鉴当代各国的某些成功之处设计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内地”的格局,以江浙两省的四个开放的港口城市为重点对今后的经济战略提出了设想,同时在文献[10]则对江苏省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客观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提出科学的措施、对策。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进行回顾与评价,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结构效益分析,经济发展质态的审视与思考,与全国和沪浙鲁粤经济发展的比较,提高经济发展平台经济总量增长、投资、消费、信息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提高经济发展平台的金融、对外经济、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策略,提高经济发展平台的城市化战略。刘树成在文献[5]中指出以往我们从总体上考察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多,但从地区范围来考察和评价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则相对不足。尤其是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逐步加剧,所以在文献[5]中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40多年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各个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列有大量翔实的指标与数据,而文献[6]则对区域分工和地区发展定位、地区经济增长点培育、区域发展的梯度理论与地区发展政策、区域经济网络、区域经济规划、地区经济的联合与融合、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约束与政策、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地区差异与地区经济调控进行分析,对整个'区域经济运行与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透彻的研究。结合文献[5]、[6]通过各地区经济发展数据和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定位和规划等方面可以详细了解中国地区经济的特点和趋势。文献[7]中重点介绍了2003年全国及各省区市经济总量、农业、工业、 重点介绍全国及各省区市经济总量、农业、工业、 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进出口、利用外资、财政金融等 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进出口、利用外资、 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基本运行情况并给出了经济运行中的热点、 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基本运行情况;经济运行中的热点、 难点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策建议,同时也介绍了“十五”发展规划,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甚至世界经济的宏观视角,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三大经济圈之间以及三大经济圈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分工协作、产业结构空间分布、劳动力布局等方面,在理论和操作层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并对区域经济发展走势做出分析判断。
(2)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政府政策规划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工业化和社会城镇化的急剧发展,以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①由注重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转变为对经济、社会和制度因素引发的区域发展政策的关注,即转移到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过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形成的空间结构;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成为经济支持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区域产业发展问题是密切联系并顺乎延伸的三部分,注重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应用是文献[13]《2012~2013年度报告》的基本特色。文献[15]中介绍了在2015年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最高决策层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乎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繁荣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顶层设计”。“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国内改革步入深水区,对外开放面临调整转向,经济发展处于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社会改革和发展到了矛盾集聚、风险积压、需要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区域内的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的提出旨在破解制约区域合作的各类障碍壁垒,探寻欧亚各国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模式,加快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引领区域合作不断迈向纵深。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