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与应用
——以七年级浙教版一元一次方程为例
摘要:受2020年新冠肺炎的影响,且在政府“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线上教学以一种后起新秀的姿态登上教学舞台。但是,线上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把线下教学搬到线上。而“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因融合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所以也逐渐地被人们所重视并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翻转课堂的历史发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以七年级浙教版一元一次方程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以期望将翻转课堂在初中的教学中得到应用,将其从理论推向实际,从小众走向大众。
关键词:翻转课堂;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
一、关于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
翻转课堂的理念最初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两位老师考虑到因病无法正常上课的学生,就将课程录制成视频放在网上以供学生观看学习。此举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不久,两位老师就开始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这种方式开展教学,由此提出了该理念[1]。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与概念解析
对于翻转课堂大多数人会认为就是学生课前学习视频知识,课堂内完成作业的这么一个上课方式。但这其实仅仅是翻转课堂的组织形式之一,翻转课堂的实质应该是从传统授课中“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故美国Flipped Learning Network(FLN)为翻转课堂下了一个定义:“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方法。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传统的集体课堂教学环境被个人学习环境所代替,形成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集体互动课堂教学环境,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应用概念,主动参与,创造概念。”[2]
(二)、翻转课堂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国内许多学者在对翻转课堂做了解和研究之后,都对翻转课堂赞赏有加。陈怡、赵呈认为翻转课堂由于强调学生课上协作及教师针对性指导,因而为“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了可实施途径,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5];东北师范大学赵蔚教授等学者称赞翻转课堂“有利于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6];祝智庭、贺斌等认为知识内化环节从课外转移至课堂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实现学习过程的完全翻转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新范式[7]。故从中可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走进我们的教育既有着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