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课题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意义和价值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智能小车的研究和设计开发,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是在军事、探测领域的应用特别突出。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往月球发送了两次无人勘探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PL开发研制的Sojoumer号勘探小车登陆火星。21世纪初,来自美国的“机遇号“和“勇气号'勘探小车再次访问火星。前苏联则在1959~1976年间,总共发射了两个月球探测车。近年来,对于智能小车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也取得了较为显著地成果。2013年,我国发射了首颗“玉兔”号月球探测小车。截止目前,人类累计发射6次月球探测小车。在以后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中,智能小车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消费类产品逐渐呈现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各种智能化小车也占据了玩具市场的大部分比重。如今高科技含量的电子类产品俨然成为了发展主流,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现在的知识工程、计算机科学、机电一体化和工业一-体化等许多领域都在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人们所要求的系统越来越智能化。显然传统的系统控制观念是完全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智能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控制系统完美的结合起来,在应用于科学研究、智能救援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由于目前对于智能小车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控制必将迎来它发展的新浪潮。计算机控制与电子技术的融合为智能小车的高度智能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的安全性、能源的损耗、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车辆在交通拥挤的市区行使驾驶人员必须完成大量的换档和踩离合器的工作,大约在每分钟完成20~30个手脚协调动,繁重的驾驶工作和驾驶人员的疲劳是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拥有量的增加,非职业驾驶人员的人数增多,是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令人困扰的严重问题,因此,如何提高交通安全性己经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性问题。道路偏离系统、疲劳检测系统、自动巡航控制等都可以大大减轻驾驶人员的驾驶工作,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引发了新的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比如自动车辆驾驶,通过计算机控制、人工智能和通信技术实现更好的通行能力和更安全的行驶。从汽车出现的时候起,人们就有了汽车自动驾驶的设想。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使得人类的这一梦想逐渐成为现实。上海交大项目组开展了面向城市环境的无人自动驾驶车辆研究,目的是为未来的城市提供一种灵活、高效、安全、环保的新型公共交通工具。
此外,对物体进行运动状态的模拟及运动轨迹的绘制在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ys-term,GIS)中有重要应用。尽管现今的遥感技术能做到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但是得到的遥感图像会伴随海量数据的分析。并且遥感技术的软硬件设施要求相对较高,不利于广大民众实时了解地质灾害的状况。通过传感器测量运动状态的数据,凭借蓝牙无线传递给PC机终端,模拟出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实现共享监测数据.对于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水淹没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2、参考文献
[1]彭鹏峰,许新权.改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措施[J].道路交通安全,2006 6(9): 12-1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