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太湖流域农田氮输入量的变化文献综述

 2024-09-09 09:58:37
摘要

太湖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农业生产活动对其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日益显著。

农田氮输入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其输入量对于改善太湖水质、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近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了太湖流域农田氮输入的来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太湖流域;农田氮输入;时空变化;影响因素;环境效应

一、相关概念解释

1.1太湖流域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缘,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土地利用密集,城镇化水平高。

1.2农田氮输入农田氮输入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以各种途径进入农田生态系统的氮素总量,主要包括氮肥、有机肥、畜禽粪便、生物固氮以及大气沉降等。

1.3氮素流失氮素流失是指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通过径流、渗漏、挥发等途径进入环境的过程,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太湖流域农田氮输入研究概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太湖流域农田氮输入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氮输入来源及贡献率研究表明,太湖流域农田氮输入主要来源于化肥施用、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水,其中化肥施用是最大的贡献者[1-3]。

冯宇等[3]基于SWAT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氮负荷主要来源于化肥,占比高达60%以上。


2.2氮输入的时空变化特征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太湖流域农田氮输入量总体呈下降趋势[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