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关于工作忙是否会导致“过低医疗”的文献综述
摘要: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劳动者占大多数,但很少有研究关注劳动者的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特别是“过低医疗” 的现象。本文旨在研究工作忙是否会导致“过低医疗”,为此阅读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报告,从而能对该课题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将主要从现状背景、国内外研究内容以及不足之处这几个方向来对既往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关键词:过低医疗,医疗服务利用,工作忙,文献综述
一、现状
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都在研究有关医疗服务利用的课题,关注更多的往往是“过度医疗”,因为它会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的浪费,以及可能会影响医疗保险的正常运行,不论是学者还是公共舆论对“过度医疗”进行过许多的探讨与批评。但是“过低医疗”却少有人关注,吴海云(2017)[1] 解释“过低医疗”是指确切有效的医疗服务的使用不足。
我国人群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构成从1990-1992年的76.5%,至2004-2005年的82.5%,到2010年的85.3%,20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2] 。 “过低医疗”常常发生在慢性病患者当中,因为慢性病经常得不到重视,而后果则是相应的死亡率不断增长。因此,“过低医疗”给公众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如果不被重视,它对社会的危害会非常的大,相比“过度医疗”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我国劳动者还普遍存在过度劳动的问题,加班现象严重[3] ,也有学者研究过工作忙与健康的关系,因此想要了解工作忙与“过低医疗”之间是否有联系。并且希望能合理减轻工作负担,充分有效的利用医疗服务。
本文主要探讨工作过忙是否会导致“过低医疗”,从而希望找到解决措施以及预防途径。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医疗服务利用
2.1.1 医疗服务利用概述
在我们看来,医疗服务利用可能仅仅指人们去到医院寻求医疗帮助这一个过程,选择去了医院,便是产生了医疗服务的利用,但是,医疗服务的利用不仅仅止于此。饶克勤提出医疗服务利用包括了三个内容相互独立而又联系的过程:患者选择是否利用医疗服务的过程;医生选择如何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以及治疗种类的过程;医生决定患者是否需要住院的过程[4] 。既然医疗服务利用并不如我们固定思维想的那样,在后续其影响因素的讨论也应该从三个角度全方面的进行考虑。
2.1.2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在关于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面,王敏等(2010)[5] 通过回归分析归纳推导出中国城乡患者的就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将其与格罗斯曼模型比较,最终得出疾病严重程度、医疗服务价格以及是否有医疗保险是患者就医选择和就医支出的共同影响因素。楚蓓等(2019)[6] 首先对就医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使用理论模型、离散统计模型以及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得到了将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经济状况和医疗保险等属于个人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有卫生政策、医疗服务状况和医疗服务信息的传播等;并且介绍了就医决策不仅仅有患者的参与,还有家人与医生的参与。郭静等(2016)[7] 从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入手,从实际产生的卫生服务利用,来研究潜在的影响因素,研究对象主要为流动人口,依据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单位性质以及职业特征也会造成流动人口的医疗服务利用的不同。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