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打渔归来》的设计文献综述

 2023-10-07 14:56:58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是要帮助儿童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并且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并提升幼儿的审美,而审美是艺术本身最主要、最基本的价值,所以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在当今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等课程价值取向日益盛行。相比于艺术教育中对于幼儿的兴趣、爱好、情感、审美能力的发展,人们更关注艺术课程的工具性功能。早在 2001 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曾指出:“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促进课程的民族化与适应性。”艺术课程不能把重点仅仅放在艺术技能技巧的学习上,更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艺术背后所隐含的文化

研究者在通过观察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时,发现幼儿在中班时期还没有能正确认识到民间艺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形成正确的对民间艺术的值观和态度,只有初步的了解。大班幼儿知道教师所开展的美术欣赏活动很少是关于民间艺术,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少之又少。 带着对这种现象的好奇,研究者查阅资料发现该现象同时也引起一部分研究者的兴趣。在检索到的文献中显示对学前儿童的民间艺术教育还比较少,在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领域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二)概念界定

1.幼儿美术欣赏活动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广义角度指的是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美术作品进行愉快的、和谐的、无拘无束的探索活动。狭义的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是指幼儿园教学活动安排表中的欣赏活动,主要包括西洋油画、中国画、民间艺术和建筑四大类欣赏活动。本文所指的美术欣赏活动是从狭义角度定义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去感悟、欣赏美术作品,掌握均衡、对称等美学的基本概念,加深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幼儿的审美敏感性,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2.民间艺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