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 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1 研究背景
中国的教育制度发展到今天基本已经划分为两个档次:孩子至上以及成绩至上。第一种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是一种较为合理,十分理想化的一种教育,在这一理念下,家长和老师将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品德修养放在首位,面对成绩选择“成才先成人”的理念,是先进的,正确的理念。然而在应试教育这一无法改变的大前提下,这一档次的教育仅仅出现在极少数的学生身上,对于大多数的家长和老师来说,成绩至上才是教育的核心,成绩好才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因此,在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下,同时增长的还有老师对钱和名的渴望以及家长们的攀比心理,带来的后果就是家长老师无节制地给学生施压,无形之中将孩子变成了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最可怕的是这种改变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家长和老师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只会认为“我都是为了孩子好”,在这种思想下诞生的一种产物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和“别的班的学生”,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在一个过小的年纪就被赋予了对于这个年龄来说超负荷的压力,这就和弹簧或者皮筋一样,过大的压力带来的只能是难以复原或者是直接断掉,而在学生身上就是性格的扭曲或者是过早的叛逆。
纵观学生的成长过程,环境对成长的方向、速度与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相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我更担心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小学阶段的知识,属于基础中的基础,因此不需要太高的智商要求,也不需要过分地努力即可以考到理想的分数。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智商没问题,就是因为调皮和学习态度的不端正而导致的不踏实,这类学生在日后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和思想和自控力的渐渐成熟,实现成绩的反超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对于小学阶段成绩就很好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被当做是优等生重点培养,各种提高,各种比赛,各种期望,各种压力,家长和老师并不会考虑到我之前所提到的虚假繁荣的问题,一味的乐观与期待,给学生带来了过早和过大的压力,往往会起到揠苗助长的作用,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这类学生往往会出现后劲不足或者是脾气逐渐增长的问题,而面对这样的改变,特别是家长往往会简单归结于学生自己的不用心,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大的压力,除了少数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外,更多之前的“优等生”就会在这个时期被反超,自信心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之后便一蹶不振。
本课题试图在微生态系统理念指导下,设计出一种情境带入式的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分层次地为其量身打造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与家长的配合,在学生注意不到的情况下对其性格、行为习惯等进行纠正,并最终通过学习态度的改善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2 核心概念界定
2.1 情境带入
所谓“情境带入式”教育,是通过交流与观察发现学生影响学习的深层次因素,即性格、家庭等因素,通过分析问题成因以及未来走向,为学生设计一个改变的“剧本”,通过与家长的配合让学生脱离现有固定思维模式下的环境,将学生带入一个认知层面全新的环境,通过对固定思维的冲击达到对性格、思维等的改变。
2.2 微生态系统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