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育《我有友情要出租》活动设计文献综述

 2023-10-08 09:50:22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为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幼儿的社会化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2)中提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指幼儿园专门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社会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1]但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很多问题:1.不同的教材中对于社会领域的活动都有着不同的设计,但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社会领域活动形式仍较为单一,实施效果不明显。2.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但擅长社会领域活动的教师却不多见。3.幼儿园优质公开课的资源中,社会领域的资源少之又少,4.幼儿园中无论是资深的老教师还是初入岗位的新教师都很难将社会活动完整地展现出来。5.社会教育中过分强调知识性、外显性,缺乏情感性。因此,社会教育更应受到重视,教育者也应当不断探索社会教育的形式、内容以实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为幼儿社会化提供指导和帮助,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唐淑在《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初创阶段研究略述》中认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又称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实质是做人的教育,人格的教育。[2]

虞永平在《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刍议》中认为,幼儿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2)中提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指幼儿园专门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社会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4]

嵇珺在《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内容现状与分析》中认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 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5]

本课题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概念定义为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媒介、设计不同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实施幼儿园社会教育。本课题将通过绘本、游戏、音乐、图片等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完成任务增强幼儿自信心,通过在游戏中合作、分工,体验友情的意义,从而激发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实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