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架理论下中班绘本活动《风喜欢和我玩》的设计文献综述

 2023-10-08 09:50:41

文献综述

(一)研究缘起

关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缘自笔者对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的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幼儿的认知、思维、个性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绘本阅读活动作为语言教育的一种,对幼儿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绘本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文学形式,它的图画精美,内容生动,有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以及促进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到“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指南》中进一步提到成人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纲要》和《指南》中都提到要利用图书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材料之一,符合《纲要》和《指南》的目标和要求。

笔者在幼儿园实习过程中发现,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绘本的能力,且阅读兴趣比较浓厚,在教师利用绘本开展教学活动时幼儿也很感兴趣。但在教师进行绘本教学活动时仍存在一些困惑和疑问。

本次设计拟在鹰架理论下开展中班绘本阅读活动。鹰架理论作为不断发展且比较成熟的理论,已被广泛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但具体针对中班绘本阅读的实践和研究并不多。鉴于此,笔者想尝试运用鹰架理论来设计和组织中班绘本阅读活动,尝试为幼儿提供有效的鹰架,引导和帮助幼儿提高绘本阅读能力,感受绘本图画和语言的美。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查阅文献发现,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关于鹰架理论的相关探讨和研究并不多。本次设计以中班绘本阅读活动为切入点,分析和鹰架理论的教学策略在中班绘本阅读活动中的运用。鹰架理论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以鹰架理论为基础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分析幼儿的发展能力,以及鹰架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搭建,为丰富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的理论内容尽上绵薄之力。

2.实践意义

笔者在鹰架理论基础上,将绘本运用于中班语言教育活动。通过自己的绘本活动设计以及教学组织与实施,尝试运用鹰架理论的教学策略,重视起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把握活动组织与实施的难易程度,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为经验不足的新手教师提供一些实际参考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