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诚实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2023-11-30 11:49:37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诚实行为稳定化便成为习惯,继而形成诚实品质。诚实作为基本的道德品质,是人必不可少的,也是需要学校传授给学生的重要道德内容。幼儿时期是人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养成的启蒙时期,具有先入为主、不可替代的特点,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起始阶段,是人们日后形成某种固定观念的基础。

中班的孩子自我意识、规则意识萌发,但是非观念不够稳固,诚实教育尤为重要。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优秀品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几乎都是由于从小就受到了某种良好的教育和影响。要使每一位公民都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格,就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教育开始抓起,尤其是要从启蒙期抓起,包括从幼儿园时期抓起。

(二)核心概念界定

1.诚实

“诚”字古体字作“誠”,从言,成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诚,信也,从言成。”言从成,诚者成也,蕴含着完成、达到的意思。言成,也是所说的与事实相符合、相一致。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诚实是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道德品质。与“虚伪”相对,表现为忠诚老实,不说谎,不弄虚作假等。”[1]所以“诚”的基本意思是言行一致、真诚不妄。本研究中,将诚实界定为说真话,包括说出自己即使违反了诺言或做了错事的真实情况。

2.诚实行为

本研究将诚实行为界定为能够说出与实验中客观实际相符的真实情况的行为,俗称说真话。

3.诚实教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