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寓言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之一,历史非常悠久。每篇寓言的篇幅都不长,短小精悍,被称为是文学中的匕首和短箭,具有言微旨远的特点。中国、希腊和印度被世界文坛公认为寓言的三大发祥地。所以中国寓言的发展和成就十分显著,尤其以先秦时期见长。
我国的先秦寓言,无论其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训意义的深刻性,其艺术形象的生动性和表现方法的多样性,都具有它突出的特点和地位,它不但是中国寓言文学的鼻祖,也是先秦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中诸子寓言也是先秦寓言中特色鲜明的部分,它的数量大,艺术水平较高,是先秦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反映。目前对于先秦诸子寓言的研究十分广泛,涉及寓言来源和发展过程、本质内涵、艺术特色、政治色彩、审美意义、成就及影响等各个方面。
先秦诸子寓言中“寓言”一词始见于《庄子》。“寓”,《说文》解释为“寄”,《辞海》“寓言”条说:“有寄托或比喻之言。”赵志成和陈蒲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寓言下定义。赵志成在《论我国古代寓言的产生及其发展》中认为:“所谓lsquo;寓言rsquo;,就是作者把要说的话寄托在臆造的故事里,其主体往往是以此喻彼,以小喻大,以古喻今。”陈蒲清在《中国古代寓言史》中说:“寓言必须具备两条基本要素:第一是要有故事情节;第二是有比喻寄托,言在此而意在彼。”
关于先秦诸子寓言的来源,前人做了许多研究。如周岩壁《先秦诸子语言新论》中就将来源分为三类:神话;历史;文人创作;杨秀丽在《从庄子、孟子、韩非子寓言的不同特色看寓言的起源》中将寓言的来源概括为: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现实生活。寓言的分类研究更是广泛。有按寓言形象区分,如动物寓言、植物寓言、人物寓言等。如张秉光的《谈先秦动物寓言》;付春卉的《先秦寓言故事微探》中对着重对先秦人物寓言进行研究等。当然也有按故事主题研究,如政治寓言和生活寓言等,比如侯然《对吕氏春秋作为政治寓言的分析》。先秦诸子寓言最普遍的分类研究还是按诸子名称分类,如张玉《庄子寓言研究》、黄阳《战国策寓言研究》、冉雪《韩非子寓言研究综述》、姜守阳《孟子寓言研究概述》等。
在先秦诸子寓言的手法、语言、思想内涵、地位影响等本体研究上已相对完备,如李星宜的《庄子寓言的艺术与文化内涵》;蓝开祥的《先秦寓言的地位及借鉴意义》;逯力的《列子修辞研究》等。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诸子寓言内部的比较,如李回的《庄》、《孟》、《韩》寓言比较;李琴的《庄子》与《战国策》寓言比较研究等。
然而在中国先秦寓言自身体系中对比较为成熟的情况下,中外寓言的对比相对较少。较常见的是中国先秦寓言西方寓言的对比,如刘枫的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比较研究;刘荣的《拉封丹寓言》和《庄子》寓言的寓意比较等。但是比较中国先秦寓言与韩国寓言的基本没有。
韩国的汉文小说在韩国的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其中寓言小说部分也是一段时间的经典。比较中国的先秦寓言和韩国的汉文寓言有利于我们探究中韩两国在风俗文化、政治外交、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异同,对中韩两国的寓言文学有一定的理解。
总的来说,我国先秦的诸子寓言和韩国汉文寓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都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比较的地方,同时也可以从中把握中韩文学和文化的交流,看到双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