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五四时期,人们对于戏剧给予了高度关注,茅盾在1919年撰写的《近代戏剧家传》中认为“近代文学,是现代人生的反应,而戏剧又是近代文学的中心点,所以欲研究近代文学,竟不可不研究戏剧。”(参见茅盾《近代戏剧家传》)。与此同时,此时期的改编剧也开始对西方剧中的女性命运有了较多关注,通过年轻男女婚恋问题表现出女性个性解放的要求及女性思想的觉醒。纵观整个中国整个戏剧史,被改编最为频繁的关注女性命运的剧本除了《玩偶之家》外,就要数英国戴维斯的《软体动物》和意大利哥尔多尼的《女店主》了(参见胡斌《中国现代戏剧跨文化改编研究》)。 《女店主》是哥尔多尼的喜剧代表作。作为西方戏剧中的优秀作品,《女店主》被频繁地改写、演绎、模仿,搬上中国戏剧舞台。其中较为重要的改编本有焦菊隐的《女店主》和董每戡的《新女店主》。
学界对于《女店主》在现代中国改编的整体研究较少,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女性角色的突破及女性的解放
胡斌的《中国现代戏剧跨文化改编研究》将《女店主》归到女性解放中,表现女性个性解放的要求、自由思想的觉醒,并对封建传统专制主义提出猛烈的批判。李勇强;刘珂辰在《范式与突破:哥尔多尼喜剧形象论》中提出女性角色的突破。哥尔多尼的作品摆脱了女性角色一直受到潘塔隆呢这个人物的主宰和摆布,女性形象绽放光彩。
(2)漫画化的处理方式
陈寿楠,朱树人,董苗在《董每戡集第5卷》关于《女店主》公演中将《女店主》的处理上使其漫画化,结尾微现公式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