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托马斯•哈代对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10-24 16:18:55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韩石山曾评论徐志摩为“一个最能适应西方社会的中国文人”。徐志摩在留学美英与随后两次欧游期间,结识了不少著名海外学者,对他的文学创作传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影响最深的,是英国诗人、小说家托马斯·哈代,被评论家誉为“自莎士比亚以来最具有悲剧性的英国诗人”,一直以来便是徐志摩极为敬仰崇敬的“老英雄”。本文将通过研究两人的诗歌作品与有关期刊,阐述托马斯·哈代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

关于托马斯·哈代与徐志摩之间的交往与影响研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都已有一定的著述:

在国外,美国加州大学东方语教授、著名中国文学专家西利尔·伯奇1977年在《唐看》杂志上发表《徐志摩从哈代继承的文学精华》“Hsu Chih-morsquo;s Debt to Thomas Hardy”一文探讨徐志摩与哈代的承继关系。“我认为,如果无视徐志摩对哈代的崇敬仰慕和偶然模仿,就不能解释他诗歌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他的忧郁。翻开他四部诗集中的任何一部,人们都会发现,在他那热烈奔放、才思焕发、恋情炽烈的诗篇中,还夹有一类诗,充满惊人而深刻的哀怨。”

加拿大籍著名中国学者梁锡华在他的《徐志摩新传》中也论述道“梁实秋先生曾取lsquo;这年头活着不易一诗,泛论徐志摩所受哈代的影响。他说lsquo;哈代的小诗常常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平平淡淡,在结尾处坠上一个悲观的讽刺。这是哈代的独特的作风,志摩颇能得其神韵。lsquo;是的,但还不止此,志摩有不少诗歌以哈代式对话来书写,而诗歌内的意象,如坟墓、坟地、死人、火车站等,都常见于哈代作品。rsquo;”

在国内,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毛迅撰写《徐志摩论稿》,探讨徐志摩的生命哲思、政治观和社会观和诗学技巧。毛教授认为徐志摩不仅在诗体格式上模仿哈代,同时在诗歌的意境和内涵方面对哈代也有一定的借鉴。他吸收了哈代的悲观主义以及对大自然的一种审美情操。在诗学造诣上,徐志摩可以说吸收和继承了哈代的悲观主义,和一种对自然环境的敏感,这些都可以从徐志摩的诗歌中表现出来。

2002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刘介民教授在广州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从“一出戏”到“人生趣剧”一徐志摩与哈代》,从对生命的描绘、情爱的妙思、入世的追寻以及悲喜剧的差异等方面,探讨徐志摩和哈代在诗歌创作上的血缘关系,指出徐志摩深沉的感伤情结源自于他对哈代的敬仰和模仿。

其后,林柳生、黄瑶妮发表《徐志摩与哈代诗歌的共通性研究》,认为徐志摩的诗作与哈代的诗作具有很多共通之处,表现在具有共通的怀疑精神、悲观气息、诗歌主题表现以及创作技巧等。

综观目前学术界关于哈代对徐志摩诗歌创作影响的研究现状,虽有很多学者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从思想和诗歌艺术两方面系统的对哈代影响徐志摩诗歌创作的文章还较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