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程五方面内容之一“ 阅读”部分的要求, 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明天, 为学生将来的发展着想的指导思想。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而课外却是无限的。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教学更重要。然而,目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光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必须扩大阅读面,否则语文水平很难提高。可到底怎样阅读,阅读什么,训练什么能力,学生根本不知道,甚至连教师自己也心中无数。因而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文献研究,我发现不少学者及教师针对课外阅读的现状提出了不少可行的措施,比如:一、转变思想, 常抓不懈;二、激发阅读兴趣;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1.制定明确的课外阅读目标与要求;2.结合各年级的实际有针对性的指导;四、落实措施, 注重实效:1.阅读时间的安排与保证;2.阅读氛围的营造;3.阅读效果的检测;4.阅读交流方式的设计等等。
然而离开课内阅读教学孤立地谈课外阅读是不可取的,为了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得到切实地提高,必须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
意义和价值
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将课外阅读与课内的阅读课衔接起来,就好像让学生插上了可以翱翔的双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内阅读是培养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发展自主阅读能力的主渠道。如果说课内阅读是“点”,那么课外阅读就是“面”,点面结合,对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吸收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课内与课外有机整合,立足课内阅读,积极拓展课外阅读,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使学生的知识沉积达到质的飞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内与课外相得益彰的整合阅读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此课题以课内阅读入手,激发学生阅读种种的书,系统高效地进行课内外阅读结合,让语文教材成为通向课外阅读的通道。拓展学生课外阅读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参考文献
[1]李军.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意义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