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丢下我》中的秘密书写文献综述

 2022-12-20 23:03:14
  1. 拟研究问题: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是当代英国文坛著名的日裔作家,是“英国移民作家三雄”之一,其长篇小说《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于2005年出版,荣获同年布克奖提名,被美国《时代》杂志列为年度最佳小说。该书选用克隆人这一题材,运用第一视角的叙事方式,描写了自幼寄宿在黑尔舍姆学校的克隆孩子们接受监护人的教育,长大后面临捐献器官的最终命运。这部小说中从三位主角对自己身份认知模糊,到发现人类的秘密、了解自身将面临捐献器官的命运,再到反抗逃避到最终妥协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着许许多多的秘密推动着书中情节发展,本文旨在探究文中的这些秘密。

  1. 研究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和克隆技术的快速发展,克隆人话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争议,有关本书的很多研究关注克隆人成长与自我认知、克隆人与人类关系以及有关伦理道德问题、人性问题等,但是石黑一雄的小说向来以“国际性主题”和精湛的叙事技巧备受关注,文中推动情节发展、吸引读者逐渐解开疑问的“秘密”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吉尔德勒兹有关文学作品中“秘密”的概念,主要关注《别让我走》一书中的秘密,探索人类制造的秘密、克隆自身的秘密以及克隆人如何发现人类的秘密。

  1. 采用的研究手段:
  2. 查阅文献资料: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对《别让我走》的研究成果,从中发现问题,挖掘新的研究角度。
  3. 描述法:描述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有关文学作品中“秘密”的概念,并将其概念运用于文本研究。
  4. 总结归纳法: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结合选定的课题归纳出具有创新性的结论。
  5. 文献综述:

《别让我走》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近期长篇小说,围绕克隆人展开作者自身对人类、人生及社会的思考,自问世以来收到诸多关注,书中涉及内容广泛,所以国内许多学者都已从多种角度对该作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书“日常语言的非日常使用”引起许多关注,有部分作者研究该书独特的叙事方式、语言特点;也有许多学者从科技伦理等角度,运用创伤理论、存在主义等理论研究人与克隆人之间的关系,思索人类的对于科技发展的态度以及克隆人自身的感情与存在意义;还有一些学者将其视为反乌托邦式小说,将人与克隆人看作是权利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更有人将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将研究方向延伸为种族、战争、殖民主义、自我认知、身份建构等话题。书中蕴含着许多引而不发却又稍现端倪的秘密,是推动小说发展的重要设定,值得深入研究。

  1. 论文构思:
  2. 导言: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是当代英国文坛著名的日裔作家,是“英国移民作家三雄”之一,其长篇小说《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于2005年出版,荣获同年布克奖提名,被美国《时代》杂志列为年度最佳小说。该书选用克隆人这一题材,运用第一视角的叙事方式,描写了自幼寄宿在黑尔舍姆学校的克隆孩子们接受监护人的教育,长大后面临捐献器官的最终命运。本文将结合德勒兹有关文学作品中“秘密”概念,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人类为克隆人制造秘密、克隆人发现秘密和克隆人模仿人类行为制造秘密。德勒兹认为:秘密是多变的,处于可感知和不可感知的矛盾状态中,有可以伪装或者抑制秘密被发现的外壳,而人们需要关注的是外壳下庞大的不可感知的内容。其次他也认为秘密并不是简单的“秘密与揭露秘密”二元对立系统,强调人们在发现秘密之前关注秘密本身的矛盾感知。本书中藏着许多的秘密随着情节发展逐渐显现,并推动着小说的发展;不仅如此,秘密背后还藏着作者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

(二)论文主体

一、人类为克隆人制造秘密

1.1 本节聚焦于人类在克隆人成长过程中为其设置的秘密,秘密体现了自私的人类对克隆人的操控。“捐献”在本书第一部分是人类为克隆人制造的最大的一个秘密话题,黑尔舍姆中的老师们对于捐献避而不谈、营造出一种的正常寄宿学校的氛围。然而从Kathy对于黑尔舍姆地理位置的描述“一个四周都是高地的平整山谷”、“入了夜可以透过窗户看见远方黑黝黝的小树林”等可以感受到,这个学校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隐秘的“孤岛”,不正常的孤僻状态一定是存有难以言说的秘密的;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医生们会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不时的透露出孩子们长大后最终要捐献自己的器官的命运。在不断的隐藏与揭露的矛盾之中,捐献这个话题逐渐在读者眼前浮现。

1.2 克隆人的设定其实也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侧面表现,本节聚焦于人类为克隆人制造的另一个秘密——创立画廊来证明克隆人是有灵魂的,心灵上是独立的个体。这个秘密又体现了人类对克隆人的尊重、寻求和谐。在黑尔舍姆,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可以会得到大家的尊重,而笨拙的则会受到嘲笑(例如汤米)。在刚得知从小看护克隆人们成长的目的之后,读者们下意识都会认为老师们是自私的,只想着要圈养克隆人为人类捐献器官,贪婪冷漠,但是随着情节发展读者会逐渐发现黑尔舍姆与外界的人对于克隆人的态度截然相反,黑尔舍姆一直竭力证明克隆人是有灵魂的,在为克隆人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通过这个来表达尽管克隆人外表上是复制品一样的存在, 但人类依然应该选择尊重。

二、克隆人发现人类制造的秘密

2.1 克隆人在成长历程中寻找、发现秘密逐渐认识世界是发现自我的过程。在黑尔舍姆时其实已经隐约感受到自己以后的人生价值就是捐献,最终命运无法逃避,却约定俗成的不去明面上讨论此话题,甚至在有人打破这一惯例时,会对她做出惩罚;但是另一方面本书三位主人公之一也是本书的叙述者kathy,又敏锐的观察到自己与外界的不同,不停的将自己所知的线索串联在一起去探索“我们是谁”的秘密。这种“矛盾”的探秘也无时无刻的吸引着读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